电阻应变计的灵敏系数Ks和什么有关?

如题所述

(1)金属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描述单位轴(或者纵)向应变引起电阻相对量的变化。

(2)影响金属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两个因素:

I、应变片受力后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

II、应变片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的变化

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为:金属丝的电阻值除了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将金属丝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构件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

dR/R=Ks*ε

其中,Ks为材料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的电阻变化率,标志着该类丝材电阻应变片效应显著与否。ε为测点处应变,为无量纲的量,但习惯上仍给以单位微应变,常用符号με表示。

由此可知,金属丝在产生应变效应时,应变ε与电阻变化率dR/R成线性关系,这就是利用金属应变片来测量构件应变的理论基础。

粘贴步骤:

1.应变计准备

贴片前,将待用的应变计进行外观检查和阻值测量。外观检查可凭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进行,目的在于观察敏感栅有无锈斑,缺陷,是否排列整齐,基底和覆盖层有无损坏,引线是否完好。阻值测量JM3840四分之一桥测量电阻。目的在于检查敏感栅是否有断路、短路,并进行阻值分选,对于共用温度补偿的一组应变计,阻值相差不得超过±0.5。同一次测量的应变计,灵敏系数必须相同。

2.构件表面处理

对于钢铁等金属构件,首先是清除表面油漆、氧化层和污垢;然后磨平或锉平,并用细砂布磨光。通常称此工艺为"打磨"。 打磨光洁度应达_5左右。对非常光滑的构件,则需用细砂布沿45°方向交叉磨出一些纹路,以增强粘结力。打磨面积约为应变计面积的5倍左右。打磨完毕后,用划针轻轻划出贴片的准确方位。表面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清洗。即用洁净棉纱或脱脂棉球蘸丙酮或其它挥发性溶剂对贴片部位进行反复擦洗,直至棉球上见不到污垢为止。

3.贴片

贴片工艺随所用粘结剂不同而异,用502胶贴片的过程是,待清洗剂挥发后,先在贴片位置滴一点502胶,用应变计背面将胶水涂匀,然后用镊子拨动应变计,调整位置和角度。定位后,在应变计上垫一层聚乙烯或四氟乙烯薄膜,用手指轻轻挤压出多余的胶水和气泡 待胶水初步固化后即可松开。粘贴好的应变计应保证位置准确,粘结牢固、胶层均匀、无气泡和整洁干净。

4.导线的焊接与固定

粘结剂初步固化后,即可进行焊线。常温静态测量可使用双芯多股铜质塑料线作导线,动态测量使用三芯或四芯屏蔽电缆作导线。应变计和导线间的连接最好通过接线端子,焊点确保无虚焊。导线最好与试件绑扎固定,导线两端 根据测点的编号作好标记。

5.贴片质量检查

贴片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电阻和绝缘电阻测量。外观检查主要观察贴片方位是否正确,变计有无损伤,粘贴是否牢固和有无气泡等。测量电阻值可以检查有无断路、回路。绝缘电阻是最重要的受检指标。绝缘好坏取决于应变计的基底,粘贴不良或固化不充分的应变计往往绝缘电阻低。

6.应变计及导线的防护

应变计受潮会降低绝缘电阻和粘结强度,严重时会使敏感栅锈蚀;酸,碱及油类浸入甚至会改变基底和粘结剂的物理性能。为了防止大气中游离水分和雨水、露水的浸入,在特殊环境下防止酸、碱、油等杂质侵入,对已充分干燥、固化,并已焊好导线的应变计,立即涂上防护层。 常用室温防护剂有: 1.凡士林;2.蜂 ;3.石灰、炮油和松香混合物;4.环氧树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