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上一日三次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大部分药品说明书或标签上,都是标明一日服几次。许多人服药,常把一日三次的一日,理解为白天这段时间。把用药时间定在上午、中午和下午,或是三餐前后。其实不然,一日三次是指一天24小时而言。
  一日三次,是根据24小时内药物在人血液中的浓度变化制定出来的。因此,正确的服药时间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两次服药间隔时间过长,会影响疗效;两次服药间隔时间过短,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考虑到人们的作息规律,一日三次是相对24小时而言。
  
服药时间应该这样安排;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0点。
晚上10点。
而作为学药的我们,在开课学的药动学并不是说药物的消除时间多半为12小时或24小时.而我们说的是消除半衰期,因为一个药物要大约5个半衰期才在体内残留微量,而药品的说明书上有3个数字指标
生物利用度
半衰期
血药浓度)其中一个就是
T1/2
半衰期指数,很多要是按照半衰期来服用的,但也有特别的
例如
非那雄胺片
半衰期为
8小时
但要求是每日一片,而我们吃药4次以后
后面的药物是起维持剂量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7
为什么我总会看到有人会认为“一日三次”的意思是8小时一次呢?你们思考过为什么有的药要求“一日三次”有的又要求“一日两次”吗?我想只要是学药的人都学过这一课,那就是药物动力学里面的“药物的消除".大多数的药物消除时间为12小时和24小时。拿12小时为例,6小时即为该药物的半衰期,也就是说6小时是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掉一半的时间,所以为了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就得再服一次药。所以所谓的“一日三次”实为6小时一次,即早上6:00一次,中午12:00第二次,傍晚18:00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