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中的被动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被动句的表示法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用一定的虚词作为标志的被动句,这种类型主要是有以下几种形式:

   “于”表被动,介出动作的主动者。例:

    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不能被远近各处所容留)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而你被赵王宠幸)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被王召见)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接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不被时俗约束。注意,“学于余”的“于”是“向”的意思。)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使不辱于诸侯。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有时候,这个“于”也能省略掉。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

    “逼兵势”是“逼于兵势”。《同上》

“见” “见……于……”“受……于……”形式表被动。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

    信而见欺,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渐见愁煎迫。《孔雀》

    燕国见陵之耻除也。《荆轲……》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贱妾不幸,今日见辱于长者《柳毅传》

    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以上两种格式中的“于”是介词,作用是介出动作的主动者,“见”“受”表被动。需要注意的是: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孔雀》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请见谅”等即为此种用法 “请见谅”表“请你原谅我”之意。类似的还有:见笑、见教等。

“为”“为……所”。例: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雁荡山》

    为深谷林莽所蔽。《雁荡山》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黄花冈……》

    为巡船所物色。

    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还有“为操所先”“为人所杀”等)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为婢仆所感,日以厌薄。《柳毅传》

    女侄不幸,为玩童所辱。《同上》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如姬父为人所杀。

注:另两种形式“……为所……”和“为……之所……”实际上就是“为……所……”格式。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此句实际上是说“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或“其”指刘邦)所虏”,(否则,你们这帮人都将被他俘虏!),“之”或“其”只是省略了,所以不需再分类记忆。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为积威之所劫”意思就是“为积威所劫”(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为”仍是表被动介词。“之”,放在“为”后的动作出发者与动作之间,是结构助词,无义,用来调节音节。

“被”字表被动。例: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仍更被驱遣。(《孔雀东南飞》)

    被动句的另一种类型是不用任何虚词为标志的,即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被动的内容。也叫意念被动句。例:

    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占(《阿房宫赋》)

    犹守义不辱。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六国论》)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陈情表》)

       注:此种被动句多用来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还比如“比干剖心”“邯郸围”“城必克”“城之破”等。

       注意:有的整个句子的主语不是受事者,而是句子的某个成分含有被动,我们一般也把它叫做被动句。如: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周公被逮捕就是由他指使的。(《五人墓碑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