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术语:捂灰

如题所述

在市场上,你可能遇到过一种独特的紫砂壶,它们呈现深沉的黑中透青、青中带蓝的色彩,尽管色泽如墨,但并不显得生硬,泥质温润且质地坚硬,许多人乍看之下会误以为是乌泥烧制。但实际上,这些壶是通过人工捂灰技术制作而成。

捂灰这一工艺源于一段传说。据说,紫砂名匠时大彬曾遭遇失败,壶身全部烧成了花泥,正准备销毁时,一个年轻人提出一个挽救方法。他将碳粉放入匣钵,紧密地包裹住壶身,再次放入窑中烧制。出窑后,壶身颜色如墨,却显得格外动人,这就是捂灰壶的诞生。

尽管传说的真伪有待考证,但捂灰作为传统工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它是一种修正工艺,用于遮盖泥色不均或有黑晕的问题,通过捂灰处理,壶身能呈现出统一的墨色,泡养后更显美观,因此备受追捧。有些紫砂壶甚至经过捂灰处理后价格翻倍。

捂灰的科学原理是,通过在低温缺氧环境下再次烧制,碳分子被吸入壶胎,使高价铁离子还原,形成灰黑的色泽。优秀的捂灰壶,其黑色犹如优质的徽墨,既深邃又不失润泽。捂灰过程不添加有害化工品,仅靠自然元素改变铁元素状态,民国时期的程寿珍就有不少捂灰作品。

捂灰后的壶色会因原壶的烧结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第一次烧制质量高,捂灰后的壶色会显得更润泽;反之,如果烧结度低,捂灰后可能会带有一些涩感。

值得注意的是,捂灰工艺对火候有严格的要求,不是所有泥料都适合。例如,朱泥结晶度高,捂灰成功率低;掺有其他色素的泥料可能会产生颜色不均匀的问题。底槽青泥捂灰后呈现黑中透青的特色,而团泥由于松散的结构,无法进行捂灰。

尽管捂灰工艺技术难度大,成品率低,市面上出现了使用化工料模仿捂灰效果的仿制品。然而,这些仿制品质感差,颜色虽近似但缺乏自然的颗粒感,显得呆板无生气。

总结来说,捂灰壶的黑色深沉而不沉闷,光泽润亮而不刺眼,是紫砂艺术中独特的魅力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