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研讨能力

如题所述

一、学习目标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学习效果显著。所以教师要树立实施合作学习的观念,并能应用于自己的的实际教学中。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各小组,小组内部没有进行合理的分工,小组成员也不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就开始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了。实际上学生或茫然无收获,或讨论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从而使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合作学习的任务要与实际密切相关
合作学习的任务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学生们遇到过,而不知道如何处理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独立与合作相结合
合作学习不是培养学生人云亦云,而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应该分配到具体的任务。当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时,或是一个任务需要几个人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时,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争论,相互指导,取长补短,从而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所以,不能让那些操作技能差动手能力差的同学形成依赖,让他们也要行动起来,而不是只看着别人操作、听别人汇报。
3、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信息技术在家庭生活、日常学习、通信服务、医疗保健、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等中应用十分广泛,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能从自己身边找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能让学生确立主动关注信息、应用信息的思想,使学生更自觉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只要是有这些具体实际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学生才能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才有一定的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在其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学生的意见进行选题,或者由小组成员讨论决定,教师给予指导。选题后由学生自己制订计划、明确探究的方向,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果合作学习的任务比较复杂,例如,高一级《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四节的综合活动是: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身边一位打算外出旅游的家人或朋友,然后调查了解他们的旅行需求、旅行目的、兴趣爱好、时间、费用等情况,并为他们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学生在做这个任务的时候相当的积极,先是通过课外活动调查了解其需求,交流讨论了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信息等,并填写了活动计划表。课堂上学生明确各人的分工,通过网络收集一定的资料,最后经过整合信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行计划,并在全班进行了展示。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甚至有许多学生还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旅行计划,满足了他们“走出去”的要求。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教师如 “导演”,进行组织教学
虽然教师只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的参与与发展,需要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培养。因此,合作学习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如
“导演”,进行组织教学,为学生的参与创造一个充满民主、和谐、愉悦和思维智慧的教学环境氛围,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教师的“导演”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课前必要检查。包括教学设计、共享资源、网络维护等方面,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
2、教师的课堂组织监控要到位。包括说明学习任务、制定学习小组作品的标准、监督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予学生帮助等方面。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
3、教师评价和总结要及时准确。包括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评价小组合作和交流意识、归纳和整理知识点。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
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每位成员都有为集体做贡献的意识,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科学合理编排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成员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按优、中、差三类搭配安排的。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有效措施。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基础好的学生也能临时充当教师的角色,在小组范围内帮助其它组员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都能有所发展。
五、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由于采用的是分组方式,组内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宽度、接受能力、计算机的操作能力等方面都不一致,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师生之间的引导激励等,都能产生一些新的值得争论的问题。这样,一个知识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具有创新的过程,要比单纯的“满堂灌”式教学学习效果更好,也更受学生欢迎,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信息技术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一定的竞争意识,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上进心、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合作学习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小组与小组之间就存在着竞争。鼓励学生在做完自己分工任务的同时,要为了自己团队的荣誉,能积极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只有小组共同目标完成了,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把小组成员紧紧凝聚起来,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集体荣辱观,才能在合作学习中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思考、去总结,就能让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