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啥情况?

如题所述

中美贸易交锋仍在持续。

在3月24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这场关乎中美两国和全世界的贸易战如何收场,备受关注。

2018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大有“黑云压城”之势。从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设限,到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税,再到公布301调查结果,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约600亿美元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变本加厉。

美国究竟想干什么?

迄今为止美国已120多次举起301调查“大棒”。其中最知名的一次,是动用301调查迫使日本在汽车贸易问题上做出大幅让步。曾在此事上发挥不小作用的,正是当今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有学者分析说,美国眼下举动与当年如出一辙,都是以301调查作为威慑和恐吓的手段,以此向别国施压迫使对方让步。

在发展高层论坛上,美国此举遭到与会人士“群怼”。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说,美国政策受到现任总统特朗普“飘忽不定的想法决定”,虽然有一些顾问辅佐总统,但这种政策让人担忧。“美国有点迷失方向了。”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也吐槽说,现任美国政府的政策逻辑“很难理解”。他说,大国关系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尊重彼此的尊严和传统,并就共同关切进行合作。中美完全可以合作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但“如果打贸易战以牙还牙,不太可能共赢。”

“我不相信贸易战能解决问题,打贸易战是没用的”,贝莱德集团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呼吁特朗普去“看看金融市场,听听市场的声音”:中美两国都从全球化中收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全世界也需要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和美国,不愿看到前两大经济体爆发贸易战。

中国能做什么?

从官方表态来看,中国已经做好迎接贸易战准备。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说,中方不想同任何一方打贸易战,仍在努力避免贸易战。但如果有人执意要打,我们将坚决反击。中方不会屈从于任何威胁、强迫和恐吓,我们在考虑所有选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方合法权益。

中国商务部条法司司长陈德利日前接受采访时说,中方已做好充分准备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这些回应措施将是“全面的”。中方将密切关注美对华301调查事态进展,“一旦中方利益受损将坚决出手”。

在积极维权、准备迎战的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调扩大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已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外开放,并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分析人士称,中国已经表现出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这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以开放的姿态全面接受国际规则,拥抱全球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如今,“中国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按照这个方向走。”

在海外学者看来,中国还应该努力澄清外界误解。

史蒂芬-罗奇说,特朗普号称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有5000亿美元之多,但真正的数字是3750亿美元,而且这是基于在中国的附加值计算出来的,实际情况比这个要低40%,可能只有2500亿。“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向全世界解释。中国应该把事实,以及中国在全球贸易和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更好地解释给全世界听。”

中美贸易战走向何方?

实际上,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对中国进行301调查。公开资料显示,1991年和1994年,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曾进行过两次特别301调查,最终均以协议解决。

此外,1991年美国启动对中国市场准入壁垒问题的301调查,一年后双方达成了谅解。2010年,美国针对中国的清洁能源政策发起调查,并就中国补贴制造风力发电设备企业的行为向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磋商请求。在磋商后,中国取消了补贴措施。

那么,这次呢?是战是和?

“我不知道答案”,WTO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说,美国眼下出台的一系列关税措施是会让大家重新谈判,还是毁掉整个贸易体系,“两种解读目前为止都有道理。”

他指出,美国、印度等经济体对现行贸易体系的确有“不同意见”,但“如果因为这些不满,使整个贸易体系受到摧毁,或者不再稳定,这将是非常大的风险。”多边贸易体系有必要进行改进,包括进一步开放市场、更好实施投资、补贴等方面的纪律等,“但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谈判来实现”。

当然,以谈判磋商收场是皆大欢喜的结果。毕竟,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开打贸易战,不仅冲击中美两国经济,对全球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用萨默斯的话说,美国将中国作为敌对方是不正确的,美国经济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因素,不可能做到一枝独秀。“贸易战和核战一样,没有赢家。”

值得注意的是,3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财办主任、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财长姆努钦通电话,表示中方已经做好准备,有实力捍卫国家利益,希望双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总体稳定的大局。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沟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5
自5月13号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以来,双方已对超过1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商品种类不仅包括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医疗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众多商品,同时众多的日用品、食品等也未能幸免。此次贸易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存在较大逆差,美国以此为借口要求中国改变知识产权结构、调整产业补贴计划以及增加进口美国商品,来改变美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华贸易逆差,创造更多被中国“侵夺”的就业岗位。而从本质上说,是在当今全球美元货币体系下,美国在面临中国近二十年来的迅猛发展而对中国包括经济、科技、产业上的全面打压与遏制。为了弥补在贸易争端中我国所蒙受的损失,同时避免走上日本七八十年代被美国以同样手段打压而一蹶不振的老路,一方面我们必须予以合理反击,另一方面需要争取谈判解决问题,对抗没有出路。

从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从第一批征税清单正式公布实施以来,美国陆续对中国进口商品中的制造业设备、电子设备、器械设备等具有较科技含量、大部分中国至今尚无能力实现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端电子类产品实行惩罚性关税措施。从第二批征税清单开始,征税规模从500亿美元扩展到2000亿美元,商品种类也急剧扩张,覆盖化工、纺织、金属制品等,在约6000多项商品细类清单中,化工、纺织、金属制品分别占比为23.7%、15.4%和12.1%,可见在第二轮征税中,高端制造业仍然是美国对华压制的重点领域。

高端制造业研发生产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实力欠缺是美国选择性打击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中国由于加入世贸组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商品出口大量增加,贸易顺差逐年攀升,为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作出重大贡献,但我国出口仍以消费品、日用品、小型物件等为主,单位利润率低下,基本靠总量维持贸易额的情况近二十年来并未得到改变。而数月来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则促进了国内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在与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直接相关的科技科研政策上加速了制定、颁布进度。那么除了合理的对等反击和谋求谈判解决争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加强对科技科研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近些年,国内各大学科研院所关于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新闻屡见不鲜,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甚至成为一种风气见怪不怪,不仅严重损害了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更对自主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形成重大威胁。因此,对各种科研资源的使用行为进行规范,严厉打击造假、侵权等违法行为,是体现对科研工作者和科技资源的尊重、守护科研底线的必要行动。

促进科技科研资源的共享。由于科技科研资源的地域、院所之间存在分布不平衡、经济实力不平衡及供需不平衡等现象,促进包括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等资源的共享已经时不我待。在这方面国内近两年已经在政府倡导并颁布相关政策措施、各企业事业单位踊跃参与而取得明显成效。在科技资源共享领域,快速崛起的广东冉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简称冉盛网)走在前列。

致力于打造大型科研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冉盛网1.0于2018年3月正式上线试运营。平台致力于为各大科研院所、机构,各类中小型科研创新企业及研发个人提供实惠便捷的科研仪器共享服务,打通线上线下,用户只需登录冉盛网并快速预约就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仪器使用需求,既节省时间又极大降低成本,让“最大限度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让所有科研机构人员充分享受仪器共享红利”成为可能。同时,预计在今年的四季度2.0版本将如期上线,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全面便捷实惠的服务。
而笔者也相信,在包括冉盛在内的多方努力下,我们的科技资源共享将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科研也将迈上新的台阶。而当前仍在持续的中美贸易战也必将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发展、打破技术封锁并大力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合理反击、谋求谈判并积极发展自身,才能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转发:中国能源产业 一名路过的红领巾
第2个回答  2018-08-10
二次冷战,苏黄的结果用目共睹
第3个回答  2019-06-06
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也叫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2018年9月6日下午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时指出,美拟对华2000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商务部明确回应将反制。[1][2]9月9日,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了贸易报复授权申请。[3]
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4]。12月1日晚,王毅在会上表明,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5]
2019年5月10日,美方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6]。5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的公告[7]。6月1日,中国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于6月1日正式实施。6月2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8]。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