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不出门”的下一句谚语是什么?

如题所述

“朝霞不出门”下一句是“暮霞行千里”。

这是一句天气谚语,意思是如果出现朝霞,表明要下雨,奉劝大家别出门;如果看到晚霞,说明未来天气良好,可以出远门。

    这首《占雨》原文如下:

乾星照湿土,明日依旧雨。

云行西,星照泥。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天将雨,鸠逐妇。

    基本解释:

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

朝霞、晚霞这里指的主要是反射霞。

    天气原理:

早晨当太阳照射在西边的云彩上经过云彩的散射,使云彩呈深红色,这就是“朝霞”。它说明西边天空已经有云存在,而早上起云主要是由于天气系统性原因而形成的。未来随着天气系统东移,本地将逐渐转受其影响,天气将转阴雨。另一方面朝霞说明早晨天空有云彩存在,表明天空状态不十分稳定,随着太阳升高,热力作用增强,对流进一步发展,云也会进一步发展,容易造成阴雨天气。

“晚霞”是指夕阳斜照在东边天空上的云彩,使云彩呈深红色。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西部天空没有云彩,太阳才能直接照射在东边天空,而东边天空上的云彩只会随着时间离本地愈来愈远的,不会影响本地的,而西边晴朗的天空也将会随时间逐渐移来,天气晴好。另一方面,晚上由于太阳下山,空气层结逐渐恢复稳定,对流减弱,原来白天生成的云彩也将归于消散,天气一般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4

下句是“晚霞行千里”,或者“暮霞行千里”。

1、”朝下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通俗谚语。

2、”朝下不出门,暮霞行千里“出自唐代的一首诗《占雨》,作者不可考。

主要意思是早晨出现霞,预示天气要下雨;傍晚出现霞,预示天气晴朗。

扩展资料:

朝霞出处与详解:

1、初升太阳照映的云彩。

①《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注:“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

②南朝 梁 王枢《徐尚书座赋得阿怜》诗:“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

③宋 苏舜钦《哭曼卿》诗:“唯君颜色不复见,精魄飘忽随朝霞。”

④清刘大櫆《祭左和中文》:“痛朝霞之已失矣,苦夕照之无多。” 

⑤冰心《寄小读者》十一:“朝霞的颜色是自浓而淡,自青紫而深红,然后一轮朝日,从松岭捧将上来,大地上一切都从梦中醒觉。” 

⑥京剧《沙家浜》郭建光唱词: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2、朝霞是一种自然现象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形成朝霞。

参考资料:

朝霞_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21-02-18
下句是“晚霞行千里”,或者“暮霞行千里”。
1、”朝下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通俗谚语。
2、”朝下不出门,暮霞行千里“出自唐代的一首诗《占雨》,作者不可考。
主要意思是早晨出现霞,预示天气要下雨;傍晚出现霞,预示天气晴朗。
扩展资料:
朝霞出处与详解:
1、初升太阳照映的云彩。
①《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注:“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
南朝 梁 王枢《徐尚书座赋得阿怜》诗:“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
③宋 苏舜钦《哭曼卿》诗:“唯君颜色不复见,精魄飘忽随朝霞。”
④清刘大櫆《祭左和中文》:“痛朝霞之已失矣,苦夕照之无多。”
⑤冰心《寄小读者》十一:“朝霞的颜色是自浓而淡,自青紫而深红,然后一轮朝日,从松岭捧将上来,大地上一切都从梦中醒觉。”
⑥京剧《沙家浜》郭建光唱词: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2、朝霞是一种自然现象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形成朝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12
晚霞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