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苏东坡《白云茶》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虞伯生《游龙井》
“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高应冕《龙井试茶》
“旋买龙井茶,来试虎跑泉。松下竹风炉,活火手自煎。老谦三味法,可惜无人传。”龚翔麟《虎跑泉》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乾隆《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大文豪苏东坡的《白云茶》赞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龙井》中写道“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明代诗人高应冕著有《龙井试茶》:“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清代诗人龚翔麟有《虎跑泉》道:旋买龙井茶,来试虎跑泉。松下竹风炉,活火手自煎。老谦三味法,可惜无人传。
龙井是中华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位列中国茶品之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由古代茶农创制于宋代,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
历史沿革: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
龙井始产于宋代。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
元朝,虞集《游龙井》诗中写道:“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
明代,龙井茶日负盛名。清代,龙井茶的名气与日俱增,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曾巡游了杭州的上天竺、下天竺、龙井、云栖等地,敕封了龙井“十八棵御茶”,并留下了不少有关龙井茶的诗词,使得龙井茶的名声越来越好。龙井茶的出名,推动了龙井茶的发展,西湖周围的乡村开始发展茶园。
主要品种: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西湖龙井按照产地不同,又有“狮(狮峰)、龙(龙井)、云(云栖)、虎(虎跑)、梅(梅家坞)”五个品牌,各自在产地小环境和炒制技巧上略有差异,导致茶叶品质各具特色,其中狮字龙井品质最佳,每年的清明前珍品都奇货可居。因为采摘时间不同,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
级别分类:
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西湖龙井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同年,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功效作用:
龙井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生津止渴、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