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邮票上的著名对联

如题所述

1. 1951年_纪11《鲁迅逝世15周年纪念》,邮票上鲁迅自撰自书的著名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普及面很广的联,知之者甚多。

2.1953年_纪93-1《杜甫诞生1250年纪念》邮票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所题)

3.1953年_纪93-2《杜甫诞生1250年纪念》邮票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所题)

4.1984年_t98 《吴昌硕作品选》,自撰自书联:金石乐,书画缘

5.1985年_j115《林则徐诞生200周年》,自撰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1975年_j6《第三届全运会》,红旗上是毛泽东题的对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7.1977年_j12《刘胡兰逝世30周年纪念》,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8.1979年_j39《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毛泽东的题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 1991年_j183《陶行知诞生100周年》陶自撰格言并自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0. 1994年-5《宜兴紫砂陶之清朝八卦束竹壶》。其背景为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联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对韵工整,意境深幽,读之,茶香飘然而至,更增添了邮品的文化蕴味。

11. 1996年-5_《黄宾虹书画选》,黄用古籀文自撰自书一联:陆子成书作新语;许君集学述古文

12. 1997年-4《潘天寿作品选》自撰自书联:朝日朝霞无限好;花光艳映水云翻

13. 1988年_t129《中国兰花》,何绍基撰并书对联:香逾淡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

14. 1989年_t141《当代美术家作品选1叶浅予书画;白蛇传》自撰自书联:对生活知足常乐;对艺术精益求精

15.1989年_t141《当代美术家作品选2李可染书画:烟雨离江》自撰自书联:真知困而得;峰高无坦途

16. 1989年_t141《当代美术家作品选3周作人书画:齐奋进》自撰自书联:法由我变,艺为人生

17、1990年_j174m《第三次全国邮联大会纪念_姑苏驿》(小型张),驿亭两边有联:客到烹茶 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 邮亭远映胥江。可惜文字小了点,看不太清楚,真邮能清晰可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0

要说春节期间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我想应该就是写对联了。今年春节期间我品读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对联,比如西安城墙上各个城门的对联就写得很好。不过对于我这个集邮30余年的老邮迷来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对联还要数登上邮票的那些名联。

邮票上的对联有春联、格言联、胜迹联,其中最常见的是春联。2015年1月,我国发行了第一套两小儿拱手贺春的《拜年》邮票,图中配有一副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此联为明代著名春联,作者是嘉靖年间的状元林大钦。林大钦工诗善对,据说此联是他高中状元之前,为其东家夫人祝寿所作,由于联句词意福祥、气势饱满,遂成为后世常用的迎春佳联。

2016年的《拜年》邮票是儿童燃放鞭炮的图景,上有春联:“爆竹声声辞旧岁,桃符户户贺新春”。挂桃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古人认为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所以在辞旧迎新之际,常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这就是桃符

2018年的《拜年》邮票上有春联:“三春景物随风至,五福人家接喜来”。“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五福”您一定听说过,这其中也有学问。“五福”的说法最早见于《书经》及《洪范》,乃是先秦学者总结出的五条“幸福指标”。五福中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这其中“康宁”是身体健康、内心安宁的意思,“好德”是指心性仁善而且顺应自然。明清时代的工艺品上常以五只蝙蝠的形象表示“五福”。

除春联外,邮票上也经常收录一些格言联,这些对联通常比较短,大多出自近现代名人之手。1984年发行的《吴昌硕作品选》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书法”上就有吴昌硕的“金石乐,书画缘”两句篆书对联。

1989年发行的邮票《当代美术作品选》,其中第三枚图左侧书法为画家吴作人题四言对联:“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生动明快概括了画家锐意变法的艺术主张。

1991年发行的J183《陶行知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第2枚“求真与做人”邮票上有郭沫若的手书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联之一。

1996年发行的《黄宾虹作品选》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书法”,图案为画家黄宾虹的“陆子成书作新语,许君集字述古文”两句大篆对联。“陆子”指汉初思想家、政治家陆贾,他辅佐刘邦登基后,著书《新语》总结秦朝灭亡及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许君”指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他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十五卷,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首部“字典”。

一些主题为风景名胜的邮票上还有一种不太容易发现的“胜迹联”。1962年发行的《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邮票中,第一枚“杜甫草堂碑亭”图两侧有朱德撰书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第二枚“杜甫像”两侧为郭沫若撰书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看到杜甫草堂的对联,笔者不禁想起陕西两处杜公祠的名联:“少陵野老吞声哭,杜曲幸有桑麻田”“清辉近接鄜州月,壮策长雄芦子关”,前者出于韦曲少陵原杜公祠,后者出于延安杜公祠。

1990年为纪念全国集邮联“三大”召开发行的J174邮票小型张,主图为《姑苏驿亭》,在驿亭南面左右石柱上,刻有清代同治十三年修缮时题写的楹联:“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古代的著名驿站常有名联,据我所知,坐落在高邮市南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的盂城驿就有很多旧遗对联,如“过客相逢应止宿,征途到此便为家”“梅寄春风劳驿使,葭怀秋水托鸿邮”“千家烟火接城闉,一角邮亭傍水滨”“星斗为文高映阁,江山如画半倚城”。

就笔者所知,登上邮票的对联并不是很多,笔者目前尚在继续发掘,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些对联邮票悉数找到,并归为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