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父母应该怎样做?

如题所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每个孩子自打一生下来就像是一张洁白的白纸,如何在上面作画,就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与引导。

3岁前的幼儿好奇心大、模仿力强,是一生中最重要(关键)的时期,所以母亲的喜好和行为习惯,都会被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学习),甚至连母亲说话的腔调都会模仿——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子,这孩子真像他妈妈(大人):不仅仅是长相很像、性格(那是基因遗传),他的言行(素质)也往往是这样。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父母的素质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直接能照出孩子的未来。有时看到某母亲当着孩子的面做不当事,其实我们更担心的是她的孩子会“学样”,这危害更大!

曾经看到有句话是这么讲的:一个母亲决定家庭的三代人,母亲的素质肯定能决定她孩子的一生,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真的是这样。

看似笑话却是真实的事:某个爸爸难得一日下午得空,便去接上学的孩子回家。可幼儿园里的孩子都走光了也没看见他的孩子。问了老师,却被告知说没这个孩子。呵呵,怎么回事呢?其实他孩子已经在上小学了,他也不知有多少日没陪伴过自己的孩子了,脑子里还在重复的是“昨天的故事”。这样的父亲明显失职,是“陪伴缺位”。这样的父亲,如果家里又有一位不闻不问的母亲,想想可怜的孩子,或许心理就会有问题。

个人觉得,有的学校开设“爸爸接送周”或“亲子”活动,很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这既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也意在更加公平地分担育儿责任,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家庭伦理。

但陪伴并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如何先成人,然后成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父母一定要多跟孩子聊天,谈一些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学会为孩子排忧解难,这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第2个回答  2020-12-25
可以在每天的工作之余,多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们多交流一下上学时发生的事,并且多鼓励这些孩子,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带这些孩子出去游玩。
第3个回答  2020-12-25
父母应该多跟孩子在一起玩耍,平时也要多跟孩子交流谈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尽量去满足孩子。
第4个回答  2020-12-25
下午再回家的时候,把手机放下多去陪伴陪伴他们,即使他们在写作业一定要在旁边辅导他们,这样的一个效果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