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牙顺序对照图是什么样的,宝宝长牙的时候会有哪些症状?

如题所述

你家宝宝出牙了吗?还没出?那要做好当人肉磨牙棒的心理准备(其实有没有心理准备都一样)。出了?还是哺乳时被小崽子咬疼的?好吧,爸妈的必经阶段来了——宝宝出牙是啥时候、有啥征兆、出牙顺序如何、怎么护理那些小“米粒”……爸妈关心的,都在文章里。

宝宝出牙的征兆

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左右就会萌出乳牙。理是这个理,那有没有什么征兆呢?

有啊,不过就算知道这些征兆,爸妈也逃不过被咬(过来人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最明显的就是流口水,尤其是出牙前的2个月,飞流直下三千尺,就问你口水巾够不够。

有时候口水太多,还会让宝宝有轻微的咳嗽或反胃,只要没有其他症状,爸妈不用担心

有的宝宝还会把小手伸到嘴里去抓去挠,爸妈纳闷的话,去看看他们嘴里是不是有局部的牙龈发白或略微的充血红肿?

还可以洗干净手后去摸摸宝宝的牙龈,有尖尖硬物的触感,嗯,小“米粒”快要“破土而出”啦。

还有的宝宝执行力强,直接啃啃啃咬咬咬,这种逮啥怼啥的调调,其实是借着啃咬的动作,来缓解一下牙床要冒牙的压力。

最让爸妈头疼的就是哭闹,不分白天黑夜,“我嘴巴里不舒服,你们也别想睡”……当牙齿的小尖尖越来越有“破土而出”的趋势,宝宝的疼痛和发炎等情况就越甚,加上出牙才不管昼夜只管埋头苦干,所以宝宝晚上也会经常哭闹。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宝宝6个月了还没出牙是缺钙?

之前小南说宝宝出牙一般是6个月左右,就有爸妈掐着时间来问了“我们都过6个月了,还没出牙,要紧吗?”

出牙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宝宝可能会早于6个月,有的宝宝要到8、9个月才长牙,并不是“集体行动”的。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的发育没有问题,也没有生病,出牙晚可能是基因遗传,说明宝宝的骨骼生长比较慢。不过慢归慢,不会影响到以后的骨骼生长发育,毕竟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首先是遗传,然后是睡眠、运动、饮食这些,没出牙早晚什么事。

时间方面爸妈都知道得差不多了,那么先出什么牙后出什么牙知道吗?

出牙的先后顺序会遵循一定规律,左右牙齿对称发育“排排坐分果果”:

一般来说,6-7个月时,宝宝会先长下颌的2颗中切牙,再长上颌的2颗中切牙。

只要宝宝在1岁前萌出乳牙,个体差异都属于正常范畴。

有些宝宝的顺序可能会有偏离,这跟遗传、营养等都有关系,只要最终牙齿的排列成形,一般问题也不大。

也有的宝宝可能牙齿不整齐,一般来说用牙齿正畸就能解决,也不用太担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众所周知,婴儿刚出生是没有牙齿的,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大概婴儿在七八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长出他们的牙齿了。而且宝宝最先开始长出的是他们的门牙,在这长牙期间宝宝也会有一些症状表现出来。

宝宝长牙期有什么症状呢?

1.宝宝流口水。宝宝在长牙阶段,唾液分泌会明显增加,而这个时候宝宝的吞咽能力还不是那么完善,所以会导致很多口水没有吞咽进去而流出来了,其实也是一种长牙齿的现象。平时多准备一点手帕或者口水巾,给宝宝擦拭就行了。

2.喜欢乱咬东西,包括咬人。这种现在基本每个妈妈都会遇到,在宝宝长牙期的时候,有的宝妈依旧是母乳喂养,就会发现有的宝宝可喜欢用嘴咬了,经常疼的宝妈想打人。甚至有的用奶瓶喂奶的家长,也会发现奶瓶的奶嘴因为宝宝咬坏了,隔不了多久就要换。还有一些孩子经常只要大人抱着或者背着的时候他就会乱咬人,甚至喜欢咬自己的手指,这都是宝宝长牙期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宝宝自身的卫生问题。

3.睡觉不安稳。宝宝在长牙期的时候,因为口腔里面的不舒服,会导致宝宝没办法正常睡觉,经常会半夜醒,或者吵闹,可能就是说明宝宝到了一个长牙期了。

4.不爱喝奶。因为母乳或者奶粉都是液体,而且这段时间的宝宝需要一些能够咀嚼的东西来缓解自己口中疼痒的情况,所以有的宝宝会下意识的厌奶,表现出喜欢吃一点有硬度的东西。所以有这种情况出现时,家长可以开始给宝宝准备一些辅食或者稍微有硬度的食物,来缓解一下宝宝口中的不适感。

5.活泼乱动。有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不管醒着还是睡着的时候都会不老实,醒着就想到处爬,睡着了就喜欢乱踢被子。出现此类情况可能是因为宝宝长牙的缘故,口腔里会又疼又痒,宝宝会下意识地通过这些办法来缓解自己口腔的不适感。

6.宝宝发低烧。有的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会出现发烧。不过一般长牙引起的发烧都是低烧。是否是因为宝宝长牙才引起的发烧,家长应该先确定孩子没有别的病症,也没有高烧的情况,这样才可能是因为长牙才引起的发烧。长牙引起的发烧,一般用物理的方法给宝宝降温就可以了。如果出现持续发烧或者高烧不退,家长应及时带着孩子去就医。

第2个回答  2021-01-05

宝宝从出生以来,几乎所有的宝爸宝妈都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宝宝身上,不管是身高、体重,或者是长牙,都会和别的宝宝或者和资料去对比。一旦发现有什么异样,就会慌了神,害怕会伤害到自己的宝宝。

宝宝出牙的顺序是什么样的呢?

宝宝一般在六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牙齿,一般在两岁半左右萌齐全部20颗乳牙。乳牙萌出有一定顺序,一般先从下颌牙开始萌出,然后再萌出上颌牙齿,先萌出前牙再萌出后牙。

宝宝常规的萌牙顺序具体是:

1、中切牙(1、2):下颌两颗(6个月萌出),上颌两颗(7个半月萌出),6~7岁脱落。

2、侧切牙(3、4):下颌两颗(7个月萌出),上颌两颗(9个月萌出),7~8岁脱落。

3、第一乳磨牙(5、6):下颌两颗(12个月萌出),上颌两颗(14个月萌出),9~11岁脱落。

4、犬牙(7、8):下颌两颗(16个月萌出),上颌两颗(18个月萌出),10~12岁脱落。

5、第二犬磨牙(9、10):下颌两颗(20个月萌出),上颌两颗(24个月萌出),10~12岁脱落。

宝宝长牙这个萌出顺序虽然有一定规律,但也有因人而异的变异,有些牙齿顺序可能会有差异,但是没有特别关系,因为无法预测的属于先天遗传,少数牙齿萌出顺序变异也是正常。

宝宝出牙的9种症状

    口水明显增多下巴、脖子、前胸可能会长湿疹喜欢咬东西无故哭闹精神不好,有烦躁感厌食牙龈充血、红肿体温升高睡卧不安
宝宝长牙的时候该怎么护理呢?

1、宝宝长牙时一般是不会有太大的疼痛感,但就和我们大人补牙、换牙一样,会有异物感,容易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和烦躁,我们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口中摩擦牙龈,这样会使宝宝感觉到舒适。

2、宝宝出牙一般不会引起发烧,如果孩子发烧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3、宝宝六个月大时就可以使用水杯了,一岁时就不要再使用奶瓶了,这样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

4、在两餐之间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牛奶即可,不要让孩子喝果汁和其他饮料,因为里面存在大量的糖,容易让宝宝形成龋齿。如果想给宝宝喝些果汁或者其他饮料,可以直接让孩子在用餐时饮用,餐后刷牙。

5、宝宝长出第一颗牙时就应该每天帮助宝宝刷牙,护理好宝宝的牙齿,让宝宝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帮助宝宝清洁牙齿呢?

1、1岁以前,宝宝牙齿刚刚萌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柔软的纱布蘸温水给宝宝的牙齿进行清洁。

2、1岁以后宝宝的牙齿逐渐渐多,这时家长应该应用牙刷帮助宝宝进行刷牙。这时可以不使用牙膏,仅用儿童牙刷蘸上温水,对宝宝牙齿进行清洁。

3、1岁以后建议每0.5-1年可对宝宝使用含氟牙膏,氟可以有效的防龋,也可以在牙面涂氟,最好在每餐后都能清洁牙面,清洁口腔,三岁前用清水漱口即可。

4、宝宝夜奶要少喝,应尽量戒掉或者喝奶后进行口腔清洁,还应注意少喝饮料,少吃零食甜食。定期带宝宝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三个月一次,及时发现微小很浅的龋坏,及时进行补牙处理,以控制龋齿的发展。

结语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会换牙齿,所以就对宝宝的乳牙保护不怎么在意,这种其实是错误的想法。正确的方法是在宝宝萌出乳牙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清洁牙齿习惯,保护宝宝牙齿健康。

第3个回答  2020-12-18

上午送完大宝,可乐妈拉着我问:“夏天妈妈,你家夏天几个月长牙的?我家老二怎么8个月还没长牙,就是一直流口水?是缺钙么?”相信妈妈们在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都开始担心他长牙的问题,生怕自家娃在这件事儿上掉了队。宝宝长牙时的症状,和出牙顺序是这样的,看看你家娃掉队了吗?

我家二宝是在6个月萌出来第一颗牙的,当时是觉得喂奶时,被咬的疼,宝宝睡了我轻轻掀开他的嘴巴一看,长牙了!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所以长牙的时间也不一样。那么,宝宝长牙时有哪些症状呢?

宝宝在萌牙期有不少症状,细心的妈妈不难发现。当然,最直观的判断就是摸牙龈,肿肿硬硬的,感觉里面有芽孢,就是要出牙了。

还有就是进入”口水期“,成了”口水娃“,走哪擦哪。就像上文中的可乐妈观察到的情况,那就是宝宝快要长牙了。

不仅如此,宝宝可能还会经常半夜惊醒,夜奶次数增加。有些宝宝还不爱吃辅食,爱啃手,总是莫名发脾气。二宝在出牙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时还以为叛逆期咋提前了这么久?原来是娃要长牙啦!宝宝一般在几个月出牙?长牙症状和出牙顺序是这样的,对照下吧。

宝宝一般在几个月时出牙?

其实,宝宝的牙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形成并钙化,也叫做牙胚,大概在怀孕3个月左右时,医生会叮嘱孕妇补钙,也是因为宝宝要长牙胚了,所以格外需要钙质(爸妈也可以仔细看看宝宝未出牙时,空口腔中上下两排牙的雏形就知道了)。


上图是宝宝长牙的顺序,一般乳牙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萌出的。宝宝的牙蕾在妈妈子宫时就形成了,大概在怀孕3个月的时候,在宝宝 出生后的4-7个月开始萌出乳牙,有些可能在12个月左右。整个牙床完全长出牙齿,大概需要3年左右时间。

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宝宝们由于生长发育情况的不一样,出牙的时间和顺序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宝宝萌牙比较晚,可能和遗传有关。比如妈妈、爸爸小时候出牙晚,那么孩子出牙的时间也相对晚一些。

宝宝长牙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从宝宝开始萌出第一颗牙齿后,妈妈就要经常用纱布(指套牙刷)和清水,来给宝宝清洁口腔和牙床。同时,还要避免奶睡、吃过甜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蛀牙。

等宝宝开始长牙,还要调整宝宝喝水时的杯具,建议在12个月左右,开始给宝宝用水杯喝水。避免长期使用奶瓶,可能会造成宝宝牙齿错位或异位生长。

Ps:有些妈妈在宝宝有乳牙后,不太关注口腔卫生,认为乳牙坏了也没关系,还有恒牙。其实乳牙的好坏,会关系到恒牙的发育。所以,宝宝长牙后就要进行口腔护理和牙齿保健。

第4个回答  2021-01-05

孩子牙齿顺利萌出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出生后4-7个月孩子会萌出2颗牙齿。那么宝宝长牙的时候会有哪些症状?

由于孩子发育情况不同,出牙的时间也不相同。有的可能在3个月时长出,有的会延迟到8-12个月。可以确定的是孩子出牙有早有晚,这不是缺钙的原因,也不是孩子发育不良的依据。

孩子牙齿全部长出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从长出第1颗牙开始,到以后1-2年内陆续长出。也就是说大约到孩子两岁半时,20多颗牙齿基本上全部长齐。

孩子的牙齿一般是有规律成对的长出。最先是2颗下门牙,接着是2颗上门牙,然后再长下面的牙齿,也有不按常规一下长出4颗牙的情况。

孩子出牙的时间和顺序,父母可以作为对照,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达标:

6-10个月时:2颗下正门牙;8-12个月时:2颗上正门牙;9-13个月时:2颗门牙;10-16个月时:2颗下侧门牙;13-19个月时:上唇2颗第一磨牙;14-18个月时:下唇2颗第一磨牙;16-22个月时:上唇2颗犬牙;17-23个月时:下唇2颗犬牙;23-31个月时:下唇2颗第二磨牙;25-33个月时:上唇2颗第二磨牙。

孩子在牙齿萌出时,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呢?

1、牙龈红肿

孩子的牙齿需要顶开牙龈才能顺利的长出,牙龈会出现红肿发痒的现象,不仅时间长还让孩子很痛苦。需要注意补水,待牙齿长出后,红肿会自然消失,妈妈不要太担心。

2、不爱吃奶

由于孩子牙龈红肿、发炎,让孩子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影响到食欲,变得不爱吃奶,这是暂时的现象。等到牙齿长出或者适应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3、烦躁不安

因为在出牙期产生的不适,会让孩子的脾气变得烦躁不安,有的还会产生哭闹的现象。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妈妈耐心的陪伴,以帮助孩子平安的度过这个阶段。

4、流口水

孩子在长牙时,由于让口腔内的神经受到刺激,口水会变得较多。而此时的孩子还缺乏吞咽口水的能力,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有时口水浸泡到脖子和下巴,容易出现“口水疹”。

5、咬人

孩子在牙齿萌出期间变得喜欢咬人,特别在吃母乳的时候会把妈妈咬疼。主要是由于牙龈发痒情况严重,想通过啃咬来得到缓解。这时,可以事先准备好磨牙棒,让孩子作为啃咬的工具。

6、咬下嘴唇

还有的孩子在出牙期间,比较喜欢咬住下嘴唇。这个行为也是孩子为缓解牙龈发痒而特有的动作,妈妈可以让孩子顺其自然。

在孩子出牙时,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孩子在长牙时,可能出现很多的不舒适。

大多数都是由牙龈发炎引起的,可以采用几个方法来缓解:

1、准备磨牙工具

可以作为孩子磨牙工具的有牙胶、磨牙棒,要注意经常清洗消毒保持干净。用妈妈干净的手指包裹纱布放在孩子的牙龈处摩擦也能缓解不适。

2、冷敷牙龈

可以给孩子吃比较清凉的食物,这不但能缓解牙龈的肿痛,还可以让宝宝的注意力得到转移,让他忘记不舒适的感觉。用冰凉的纱布进行擦拭也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3、转移注意力

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带孩子外出或者做游戏,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方面,不再注意专注于自己的牙龈。

4、注意口腔周围的护理

在缓解孩子牙龈的不适之外,还要注意孩子皮肤的护理。由于出牙时口水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患上“口水疹”。建议妈妈要针对这种情况使用口水巾擦拭,避免口水长时间地浸泡。

5、注意口腔卫生

孩子在长牙之后,需要开始尝试刷牙。可以用纱布和手指套蘸取温水、淡盐水进行擦拭,做好牙齿的清洁工作。同时,在孩子吃奶后喝上一些温水,及时冲洗口腔内存在的食物残渣,让口腔保持卫生。

孩子长牙的时间仅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来判断。一般来说,孩子在1岁以前长牙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长到1岁还没有出牙,也没有出牙的任何表现,而且家族也没有相应的遗传病史,家长就需要带孩子检查以确定有无其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