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摸清附近偷鸡贼?

如题所述

出门注意关门关窗跟邻居搞好关系,最好出门前都打个招呼报警其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报了也没坏处!在门外贴张纸,上书:舅舅、二哥(壮男性称谓),附近有小偷,注意安全出门时把家里的收音机打开。造成有人的样子平时留意陌生人

应该把房间里的灯开起来,要开能让小偷看见的灯,在打开卡拉OK,把声音调大一点,大概能让小偷听到就行。千万不要出去抓他,当小偷的都是高手,就像杀手一样,武功好,力气大,你是绝对挑不过他们的,他们有时候还好几个一起来。你开灯、开卡拉OK,一般就能吓走他们(除非他是绑匪)。吓走他们以后你就去买大狼狗,要大一些,以后不在家,小偷也不敢来了,但大狼狗越多,小偷就越怕。这要你自己去控制

1
首先需要及时发现,如果自己外出后,回来看见家门有被人动过的痕迹,需要立马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02
其次,需要小心的,安静的观察或者倾听屋内有没有响动,或者查看周围有没有陌生人在观察你,这样以防小偷有同伙。

03
再次,发现情况不对头,不要孤身一人冒然进入,这样容易对自己的安全造成伤害,如果可以确定屋内有小偷,可以及时打电话求助,或者求助邻居、附近的人。

04
然后,需要小心进入室内,人多的话,可以先在房子四周围起来,然后一部分人进入室内,这样可以防止小偷逃跑。

05
再次,当面看见小偷后,不要当面打闹,尽量让大家一起将他控制起来,以便等待相关人员的到来,这样好对他进行处理。

06
最后,需要及时查看家中物品,看那些有遗失,以便向相关人员反映情况,这时还需要对参与帮助你的人员说声谢谢,这样就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偷鸡贼辩解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作品名称
偷鸡贼辩解
作品别名
偷鸡贼托词
创作年代
战国
作品出处
《孟子》
文学体裁
文言文
快速
导航
作者简介文章主旨
译文
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词语解释
1、或:有的人。
2、是:这(种行为)
3、道:行为。
4、损:减少
5、来年:明年。
6、已:停止。
7、斯:那么,就。
8、今:现在
9、告:劝告
10、告之:代词,代那个人
11、之:的
12、道:道义
13、请损之:代词,代偷鸡的数量
14、以:来
15、知:知道
16、请:请允许
17、义:此指道德
句子翻译
①、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道德,(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补充
成语一丘之貉: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贬义词。貉(hé):貉的别名,称狸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yú)(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文章主旨
明明知道做错了,却不愿意彻底改正,只是以数量减少来遮掩已有的错误。这则寓言生动幽默,看似荒唐可笑,实际上是人心写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戒烟、戒赌、戒毒,还是“反腐倡廉”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子,其当事人不是多少都有一点这个偷鸡贼的心态和逻辑吗?它启示我们:知道错了的东西,要及时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第2个回答  2020-10-07
弄死所有的鸡
第3个回答  2020-10-07
你是要偷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