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责任感如何培养?

如题所述

一、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二、从远大理想着眼,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一个团队成员,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

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做好一次值日,办好一次专栏,擦净一次黑板,这样的小事上做起,逐步培养自己作为一个集体成员的责任心,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社会责任感的树立。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也是单位招工用人的重要条件。

就此方面,古人多次说过:“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无信患作,失援必毙”,“能信不为人下”,“大丈夫以信义为重”,“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珍惜学习机会,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责任意识。

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使大学生中社会责任感向高境界发展。在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培养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

它可以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个体的主人翁责任感,然而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他人的责任离不开人的自我责任意识。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

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艰苦行业,特别是西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尤其是山村地区还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光辉的事业在等待青年人开拓振兴,伟大的时代在呼唤青年人艰苦创业,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和理性选择。

为了明天的事业,我们大学生应该抓紧在校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本领,有责任,又有实干精神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8
为了在大学生中培养社会责任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学校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应该学习社会责任感的概念、意义和实践方法,同时也应该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过程。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社会责任感考核机制,将社会责任感纳入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中。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最后,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讲座、论坛等,向学生传递社会责任感的理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从教育、实践、考核、引导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