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题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RT
能不能说详细点.....

  心理测试题是怎么设计:

  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原理,使用量表,对心理活动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心理测验实质上就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编制的基本程序:

  1、确定测验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是个体呢还是团体呢,是什么样的个体和团体呢);确定测量目标(测的是何种心理特质);明确测量用途(用于心理诊断,还是选拨人才)。

  2、制定编题计划:也就是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测验内容有哪些?分别占什么样的百分比?

  3、编辑测验项目:首先要收集资料,其次要确认项目形式是文字式的还是操作式的,最后再具体编写测验。

  4、预测与项目分析:预测即一个小样本的施测,项目分析包括对结果的统计分析,确定区分度及难度。

  5、合成测验:即把经过预测是有价值的题目合成为一个测验。其中,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都是有要求的,并且需要编制一个复本。

  6、测验的标准化:包括内容的标准化,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的标准化,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7、鉴定测验:信度和效度怎么样啊,常模的情况怎么样啊等等。

  8、编写测验说明书:这一点也很重要,否则信度和效度会受到影响的。

  那一个心理测验在编制成功之后,是否就是像市面上所谓的“心理测试”那样,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呢?显然不是。因为很多心理测验是操作式的,而并非文字测验,就好比投射测验中的罗夏墨迹测验。所以呢,很多心理测试并非被试单独完成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试的专业水平以及主观判断。

  其次,就算是文字测验,为了保证测验的标准化,主试也必须经过培训,力求不对被试产生任何的暗示以及影响。心理测验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为了避免环境的不同对测验的结果产生影响,环境的各种物理条件也是经过统一布置的,测试的时间也是统一的(同一套测验,上午和下午的测试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所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心理测验其实是很少的,而且大多是自评测验。不过呢,其实各种考试也是心理测验哟,心理学上称之为成就测验。遥想一下高考命题组的老师们是多么苦逼的殚精竭虑,大概就知道编制一份心理测试是多么困难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你要说平时书上五花八门的心理测试我就不清楚了,可能也有一定的依据,也可能是用访谈法再整理资料做出来的,但是一个问题就测这测那的,玩一玩就好不要太信。

专业的问卷甚至专业的测量量表是要用访谈法问卷法等等针对施测方面列出问题,大量施测,检验信度效度,最后建立常模。从测试到解释结果都是很标准化的。

比如说测自信程度吧,可能列出几个相关因素,再针对这几个因素,比如家庭,人际交往等,制定很多问题,施测,检验每题的信度效度,对效度不高的题作出删减,最后标准化。换句话说,列出题目简单,但是要保证这些题能不能测到想要的东西,前后测的结果一不一致这就是很大的工程。真正标准化的测量量表,比如MMPI,EPQ什么的,都是很多研究很多心血才做出来的。

平常要是做个调查问卷,不是很量化的,不用很费劲,问题设计的合理一些就行了。再一个,问题设计的问题,比如选项要合理啊,最好不要只有是和否,同样的问题可以正反都问一遍避免只喜欢答是或只答否的倾向。比如在人多的场合容易紧张,在人多的地方并不紧张,当然要岔开不要一前一后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10
确定研究对象,目的,目标,根据不同类型的测量选题,像人格测验,智力测验等。当然也要考虑题型,简答题,选择题等。题的来源:很多问题前人已有,直接用就行;理论和专家经验;临床观察和记录。
第3个回答  2009-05-09
由厉害的心理学科学家根据一些心理学理论,针对一个要测量的问题假设出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因子,再设计出一系列针对这些因子的题目,然后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对量表进行多次修改,最后建立量表常模。大概是这样的,不当之处,请高手多多指教。
第4个回答  2009-05-09
心理学家的跟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