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没有占领中国

中国的经济是日本的二倍,但是中国的工业不如日本,在开战时,中国有200万军队,日本60万军队,结果,国军损失了100多万军队,日本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半个中国,还全是中国最富的地方,可以说控件中国大部分的经济大城市工业跟一半的人口,国民政府一下控件的中国一下子就变成了农业国,
从1938年到1942年之间,为什么日本就没有在发动过大的进攻了啦,最大的也就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居然挡住了日本军进攻,你要知中国军队的数量上比日本多不了多少啊,
在1937到1938这一年日本跟国军的伤亡可以一比三,或是一比八啊,
1942以后就不说了啦,因为有美国的支持
为什么日本在的到中国大量的资原,人力后,投入的军队,越来越少了,最后就成相吃街断了,
你看日本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整个东南亚,你要知在东南亚的英军也有几十万啊,装备也不比日本差啊,

日本战败的原因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编已有答案了,论持久战早已说出日本最终都会失败的理由和抗日战略方针、部署,令抗日军队有效抵抗了日本的侵略,同时针对当时国内流传的(速战论)与(亡国论)进行驳斥,(论持久战)之所以被受后世好评是因其能于战事前的全局分析、铺排了整个不同时期的战略方针,重点是该番理论能精确地预算到战事形势的发展和其后把理论方针加以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就由理论变为实际了,最后获得成功就是它的精归之处了,它的公开效用除了对战略的部署进行铺排外还有对军队日后的作战士气起着催化的作用,由于有这理论的解释则以后除着一个一个战争阶段的步入就如同为军队注入一支支的强心针,大家都知道一步步地离成功越来越近,斗志就会越来越激昂,这样不是大利于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吗?任何的论调主要都是以事情的分析为重点,有了祥尽准确的分析就可随着问题的所在作出相应的对策则便水到渠成,国民党可能会有一样的见解,但两党的军事情况各有不同,国党的理论总不可以制定共军的战略部署,再说,两党的共识只是联盟抗日,但战略上运用却不相同,国军以阵地战为主,共军则以运动战与游击战为主,故此,没有毛泽东的持久战论,共产党的抗日战争胜利和军队的存亡就可能大不两样了,这也是持久战论编制的必须性。
(持久战论)与三国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都是首先把天下战局、形势进行祥细分析,于利与弊中作取舍选择,利则取、弊则让,和如何建立战略根基、如何寻求外力相助,如何从强弱悬殊的情况下找出敌我优势和劣势,从而演变成以弱制强的至胜之道;(持久战论)比(隆中对)要利害之处是前者能有效地实现并取得成功,后者却不能完全实现更不能成功,这样来看,毛泽东的军事才能是可与张良和诸葛亮相比美了,论成就更是盖过他们了。
毛泽东成功的是他能有效掌握到战事胜利的三大要点:天时、地利、人和,从日本帝国发动侵华行动时就已看穿了他们的野心不止于侵略中国,而是整个亚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单凭这点就已料想到日本已经走上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持久战论上已明确指出日本为弹丸之地,虽然是军事强国,但强大不足以实现其战略目的,由于他们既定的战争理想远远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则只能在开始的时候获得一点胜利,若一直持续下去就只会因力穷而倒退,失败而收场,对于日本来说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侵略战则必须以速战速决的战斗方式,所以他们在中国境内首先部处好军事装备后则必以一举之势占领整个中国,他们能有这样的自信是由于当时的中国落后无能得可怕,的确是不堪一击,故此以百万兵力和先进军备制万万人民的计划是的确随手可得的,不过日本帝国这计划也是想得过于表面,目空了中国人民的抵抗能力与战事发展的逆转性,由于中国地域之大并非日本的人力所能应付侵略后的军事布防,而侵略行为本为就得不到多数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无法于侵略后迅速得到军力的扩大以全面扫平所有残余的反抗势力,加之以中国的穷乏无法令日军在侵略时得到军备的补充,战事的军备都只能从日本本土运送供给,光是一个中国领域战争就不是日本经济所能负荷的,此时若中国的反日势力得以保存,一直把战事拖下去的话,不求胜利只求消磨,令日本军从侵略到占据到防守再掉失又再要占据,循环不适地持续战事,不久的时间则会在供给、士气、军力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即使能占据但不能平安地进行统治,永远都只处于战争的过程而到达不了战争的目的,那么日本的速战方式就变得失效(刚猛遇到柔韧,则刚猛发力到尽处就会变成力穷,相反柔韧的借势反弹就会势如破竹),日本于侵略期间为补充物资需要必然会烧杀抢略,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变为抗日军力的增加动力,而人民抗日军的军力增长自然地被两个优势所造成,第一人民受压迫欺凌至家破人亡,第二人民被侵略侮辱至国仇家恨,这两种优势会使抗日军力用之不完,更由于日军的侵略成功会对其它在华外簇构成利益的威胁,再有中国边境国家于唇亡齿寒形势下不得不加入抗日,令日本侵略军自然地四面树敌,久而久之其反对的势力终究会盖过协助的势力而被世界孤立,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则不再享有优势了,反而落得身入虎穴的境地,则中国的胜利之战就为开始了,而毛泽东在持久战略上采取了运动战与游击战为主要策略,阵地战为帮助策略,有效长久地保存了人民军的主力之余更给予了日军日不能安坐、夜不可安宁的生活打击,换句说话就是以明枪易挡暗箭难防的计谋不停地制造似战非战的虚实之计作消耗敌军的意志与力量,虚实能有效运用是由于中国领域之大令人民军进退、躲避、隐藏自如,象神出鬼没一样难以猜测和寻觅,又积极联盟国民军和其它国家盟军加入战事,日军的形势就恰似持久战论预期一样逐渐步向崩溃的状态,最后反日联盟军再用一招(围魏救赵),主力直攻日本本土,迫近东京,日军被迫急速撤军回救,这时又怕中国的主力从后方追击,所以不得不宣告投降,这一切一切的战役过程与结果在(论持久战)上都早已说出,理论的由始至终预期之准确就象是事后编制的一样,就是它精归所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9
日本对外侵略的本质目的就是掠夺资源,一切行动都是围绕此展开的。日本觊觎中国的是东北的丰富资源,其他都是顺便的行动。1931年日本首先控制的就是东北,然后就开始了长期的疯狂掠夺资源,然后才是1937年扩张进入其他中国地区掠夺。
还有,东南亚的英国军队从来没有几十万,那是计算了英国殖民地当地部队的数字。
第2个回答  2011-04-19
朝战联军:是中志愿军不是人,他们是战神。我们找不到理由

为什么他们的装备比我们差几代,还打败了我们 就连土尔其这样的国家,也敢对中国巨兽

发起挑战。

美国:日本人把80%兵力放在中国土地上,我们不知道如果日本人把80%兵力放在菲律宾,我们

是否还能得到最终胜利,我对中国发动过两场战争,而且是在她熟睡之时,我们都无法打败她。

如果醒了,谁还敢去中国土地。
第3个回答  2011-04-19
我先指出我的问题:中国经济啥时候是日本的两倍了?日本人啥时候占领了半个中国?一下子变成农业国?
现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再没发动过大规模进攻?有没有再发动,我不大记得了,但,如果是真的,这应该和后勤有关,一个国家能支持的最大新被占领领土与其综合国力有着数学关系,详细请看军事后勤理论。且,如果看地图,你会发现我国非被占领地区山区,河网居多,日军无法得到地利。
且被占领地区游击队不断,有效地干扰了日军的后勤与被占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貌似这几年发动了大陆交通线作战,就是想有效利用地区资源,打通后勤。
投入中国的军队并不少,占日军兵力的3/2,虽然大多是乙种师团。甲种貌似去打东南亚了。追问

哪为什么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满人却可以消灭我们汉人几百万军队统治我们几千万汉人啊,还统治了200多年,

追答

大爷,您看看历史书好不好。。。。我只懂得2战一些知识
貌似机械化战争时代和封建时代所需的战争后勤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要求也不同
推荐一本书《理论后勤学》,看过了你应该能明白日军所面临的困难。

第4个回答  2011-04-20
战争初期是拼的高科技武器,在日军的飞机等等优势武器消耗殆尽,中国则获得了美国等国家的援助,加上战线被拉得极长,日军兵力有限,于是在战争后期,日军就占不到什么优势了。陷入了僵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