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文 庄子《杂篇.徐无鬼》之管仲不荐鲍叔牙

管仲有病,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管仲曰:“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公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现在回答还算晚吗?我今天看文选才看到这段,顺便百度了一下就看到了这个问题
大概意思,(我个人理解的)管仲生病了,齐桓公去探望问他说“仲父生病了,可不避讳,待你垂危之际,寡人可把国家托付给谁?”管仲说,王你打算托付谁,齐桓公说鲍叔牙。管说不行,他为人廉洁,对待大夫很和善,但是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一顾,听闻人家的过错会终身不忘。让他治国,上面扯着君主下面违逆百姓,那么他得罪你也将不远了。齐桓公说那把国家交给谁啊。管仲说,除了我隰朋也行,他这个人,特别随和,愧疚自己不如黄帝,为不如自己的人感到哀伤。能够礼贤下士没有收买不来的忍心,嗯,隰朋这个人行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