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美》作文600字

要求内容具体,不要泛泛而谈。只要原创。

美,是个令人心动的话题。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美,定义美。

中国古代唐朝时期,人们视丰腴为美,才有杨玉环,引得多少人羡慕的眼光,走上了贵妃的宝座。

古希腊人崇尚的是0.618所缔造出的和谐,他们坚信只有和谐的东西才是美的,万事万物莫不尽然。

可在我眼中的美,恰恰是在平凡之中诞生的。

风、霜、雨、雪是再平凡不过的自然现象,然而“春风又绿江南岸”,你能说风不美吗?“霜叶红于二月花”,你能说霜不美吗?“春雨润如酥”,你能说雨不美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你还能说雪不美吗?

自然之美如此,人性之美亦如此。

当你看到拿着一百分卷子的孩子脸上浮现的纯真笑容,当你看到母亲在床边为生病的你忙这忙那的身影,当你看到我们的老师伏案工作时鬓边颤动的白发,你难道没有感觉到美吗?

王国维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确,外表的美丽是无法永久驻足的,就如纸鸢一样,有着艳丽的色彩、众人唏嘘的华丽外表,可终究会在无情的雨水中化成灰烬。而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美丽是不会为时间所泯灭的,它们虽然出自平凡,却闪耀着不平凡的灿烂光芒。

也许你会说:长城并非出于平凡,可它却同样灿烂,甚至是无可比拟的辉煌绚烂。这点毋庸质疑,可我们是否想过,大千世界,辉煌绚烂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总是平凡的,它们默默地存在着。因而,在平凡中产生的美也就构成了美的主体,况且那些辉煌绚烂的事物不也是以平凡的事物为基础的吗?就好像如果没有了胸中充满正义感的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出类拔萃、见义勇为的英雄。

从辉煌中诞生的美令人惊叹并为之折服;从平凡中诞生的美却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罗丹曾说:“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罢了”。那就让我们做有心人,在平凡中发现自己眼中的——最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3
我眼中的美

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譬如在选美比赛中,不同的评委面对同一模特,为什么其评分结果会有不同?同一篇文章,对于不同的读者对象,为什么其理解和感受会出现差异?面对各种鲜花,为什么你喜爱红玫瑰、我钟爱紫罗兰、他却偏爱郁金香?……这就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不尽相同,其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就是审美差异。

美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感性体现。美取之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就同一审美对象而言,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乃至同一时代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心境、不同世界观的人们,其眼中的美不可能完全一致,是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审美差异。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如赵飞燕时代,“楚王好细腰,中国多饿人。”,人们以瘦为美;杨玉环时代,“千般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人们以胖为美,即所谓“燕瘦环肥”。

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审美观。鲁迅曾对《红楼梦》一书中的命意作过这样的评述:“同样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眼光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正是审美主体的不同,其拥有的审美视角和审美趣味不同所致。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如印度女子以露脐为美,法国女郎以袒胸露背为自然,而华人则视为不雅。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欧洲美女,不会让一个中国人乃至非洲人所喜爱。”因为所处的种族和环境不同,其审美习俗也不同。

同一时代的不同年龄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审美观也有差异。如现代人对音乐而言,青少年更喜爱动感流行音乐,喜欢拿着《双节棍》住《流星花园》,欣赏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 而中年人则更趋向于慢节奏的抒情民歌,喜欢驾着《三套车》,在《北国之春》欣赏着《我爱你,塞北的雪》……。又如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其审美观也会发生变化,少年时期审美观往往较肤浅幼稚;而成年时期的审美观却日趋成熟冷静。如歌德对其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在其一生中仅读过一次,而在其晚年后则不愿再读它。为何?是因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其审美观也相应发生改变。

不同性别对同一对象则有不同的审美观。女子眼中的俊男靓女,与男子眼中的靓女俊男不可能完全一样。为何?是因为审美主体的生理性别差异所然。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不同的心境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审美效应。面对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在春风得意者眼中,看到的是一幅清新明媚的动人画卷;而在遇阻受挫者眼中,却看不到什么诗情画意。正如同闻爆竹声:“宝钗舒眉,黛玉垂泪。”

对于同一件事,为什么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判断、感受、理解和鉴赏呢?这其中审美主体的世界观起着一定的作用。若一个貌美女子损人利己,有人仅看到了美,有人却看到了丑;若一个貌丑女子乐善好施,有人仅看到了丑,有人却看到了美。世界观不同,其审美观也会不同。因此,人们眼中的美呈现出千差万别,也就不足为怪了。

说美道美,何为美?人世间有许多种美:诸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之景美、“琴棋书画、歌舞吟咏”之艺美、“文采飞扬、脍炙人口”之文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之德美……,诚然,这些都很美。但我认为其中最美不过德之美,即品行之美。德之美源于心之美,其实,美是一种能开启人们心智、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事物。其中无不蕴含着人间的“真”、“善”和“情”,这才是美之真谛。

事物乃人所为,人是万物之灵。世间至美乃是人之美,而人之美之精华则是健康纯洁的心灵之美,它是一种升华之美、内在之美。只有心灵深处健康无瑕,才能体现其品行之美。有道是:“鸟美在羽,人美在心。”可以说:一个人仅外表美尚不足为美,而其内心美才是真美至美,这就是我眼中的美。
第2个回答  2012-05-01
好孩子不要抄袭丫!
第3个回答  2011-04-25
自己编,不能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