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区别与联系

如题所述

关于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区别与联系分享如下:

素养与素质是同义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胜任力或竞争力”。

核心素养研究超越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关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素质(素养)培养问题、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更关注人成功应对复杂情境中实际活动的需要、对核心素养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

但是,核心素养研究需要从其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针对性、基本概念的使用、秉持的基本理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推进等方面,与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和对接。

素质和素养都是指人在学习和发展中所形成的那些内在的、比较概括的、相对稳定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特征(特质),是决定性地影响人的活动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

或者说,人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对人的活动状况及其质量产生根本影响的特征(特质),这些特征(特质)被称为素质、素养、品质,等等。

素质或素养是用以表征人的发展状况及其质量的概念,故而有“某人有素质(素养)或无素质(素养)”“某人素质(素养)高或素质(素养)低”等说法。

传统的理解基本上将素质与素养当作同义的概念,只不过“素质”的原始含义是指先天性、生理性的基质。但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素质教育”概念中,素质的含义被扩展为泛指人基于先天生理基础,通过后天努力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身心特质。

素养的本来含义就是指经过后天努力和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特质,没有“先天素养”的说法。素养与“修养”“教养”几乎同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