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中石油这样的国企,真的就能一辈子安稳了么?

如题所述

安稳的很,工资标准稳定执行了13年没有变过,永远发12个月足额工资。

那么13年前的工资是不是那么不堪呢,零几年账面工资确实低很多,但效益好时能发钱、敢发钱,实际收入比现在可观,退休算上企业年金作为补充,下半辈子也算体面。

但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面临的是高了许多倍的房价。如今,一线岗位已经劳工化,陷入了看似高大上其实招不到人的怪圈。事实上年轻人已经不再亲睐这样的工作,一线来了又走的毕业生很多很多,留下来都是农村、西部地区的。

一线岗位与机关单位工作区别很大。一线员工一年进不了一次机关,没事也用不着去,反正没门卡、没工作证,去餐厅也吃不了饭。

石油行业是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也很艰苦。欧美年轻人早就在一线岗位绝迹,我遇到的欧美从业者,都是短期、临时的技术支持,各个都超过五十岁,相对年轻的欧美从业者无一例外都是相对高级管理岗位、技术专家。

而一线操作岗位早已经充斥东欧(以波兰、俄罗斯为甚)、东南亚(马来西亚尤多)、中美洲(多为美国公司廉价劳动力)、南美甚至非洲员工(尼日利亚等产油国),而且这些员工,即使是来自不发达国家地区,合同薪资也为中资公司同岗位一线员工的*2到*3倍,待遇随行就市。

同一屋檐下,中方员工不仅工作带头走前面,还要谈奉献,讲政治,学三老四严,app打卡,人生太难了。这种差别待遇与逆向歧视,其实在很多国家都存在。比如俄油俄气,他们的本国合同待遇也很低,因此也催生一大批俄罗斯从业者去英国、挪威找工作。

中国人离开体制在外拼搏的也不少,而且很多都很优秀。中海油一度是培训机构的存在,尤其是前些年签劳务派遣合同时代的大学生员工,现在初步改正了。

石油行业内的跳槽需要契机,或求学或中外合作项目,或因缘际会跟着了好领导。去国外存在语言/文化门槛;在国内,几乎一定是从三桶油去民营,需要勇气(这一点筛选掉一半),也需要过硬的技术实力(这一点再筛选掉一半)。

现在的行业现状,已经对行业新鲜血液造成了严重的筛选器效应。正如前文所说的,非穷苦出生,在一线岗位留不下来,其次,加入并愿意留下来的新员工只剩子弟。

子弟其实也挺瞧不起一线工作的,由于父辈关系网络的存在,子弟最大程度享受了各方面的政策利好,比如工作调动、岗位提拔、在职研究生,对子弟来说,一线岗位只是过渡,只是必要的基层经验。但对于另外一部分群体,基层岗位是一辈子的事。

体制内同等政策下的待遇歧视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一线岗位消息极不灵通,很多政策都与之无缘。其次,所有存在指标限制的惠顾政策,优先照料的都不是一线傻干活的人。

石油行业的一线岗位,在野外,在海上。从业者没法基于这份工作获取一项可迁徙的技能、社会资源,甚至社交能力也陷入长期慢性退化。工作将人的技能单一化、狭隘化了,这是跳巢改行的的另一层阻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