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

如题所述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普通话的介绍

普通话(Standard·Chinese、Putonghua、Mandarin)即现代标准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民族共同语,古已有之。先秦时期叫做雅言,汉代叫做通语,明清时期叫做官话,民国时期叫做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被称作“普通话”,取其“普遍、通用”的意思。

我国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一项基本语言国策,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的乡村振兴进入新征程。

语言文字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已经发挥基础性作用,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维系民族团结,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流。

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