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史上,“五常”伦理是哪“五常”是指?

如题所述

1、“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由孟子提出并经汉代董仲舒总结。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

2、另一种说法是指“五常”即“五伦”,也就是“忠、孝、悌、忍、善”,代表着古代封建社会最基本的五种伦理道德要求,也就是对君王的忠诚、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的敬爱、对配偶的忍让,和对朋友的友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8
五常是指仁 义 礼 智 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28
仁义礼智信。用来规范各种人际关系
第3个回答  2011-04-28
“仁、义、礼、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