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颜色的染发剂最危险

如题所述

46岁的徐女士长期有染发的习惯,尤其是近年来白发渐多,她经常需要将头发染黑。上周,她在理发店使用了一款声称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染发剂后,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持续了两三天未见好转,于是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她所用的染发剂含有超量的对苯二胺,这是一种强致敏原,也可能致癌,很可能是引起徐女士不适的原因。
在新年之际,许多人选择通过染发来改变形象。染发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发色的产品,其中含有苯二胺、对氨基酚、甲苯二胺、间苯二酚、氯化间苯二酚等成分。其中,对苯二胺和对氨基酚是常用的染发剂染料有效成分,也是让发色持久的重要元素。然而,对苯二胺虽然有固色作用,但它也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对苯二胺是一种简单的芳香二胺,它可以与双氧水或三氯化铁结合,改变颜色。它对毛发中的角蛋白有极强的亲和力,其氧化过程就是染发时颜色的固着过程。然而,它也被称为“潜伏杀手”,原因有三个:首先,对苯二胺有刺激性,可能在染发过程中刺激皮肤粘膜或呼吸道,造成不适;其次,对苯二胺可能致敏;最后,对苯二胺有致癌性,它可能在体内形成高亲核性的氧化产物,直接作用于DNA,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
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已将对苯二胺列入限用物质,规定其最高限量比为6%。然而,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使用过程中仍需要学会自我防护,尤其是经常染黑发的人群。
北京武警总医院血液科李昕权主任提醒,黑色染发剂中含有的苯二胺类物质和重金属盐最多,白发染黑可能更危险。苯二胺类物质可能经过加热,接触头皮进入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到达骨髓,如果长期反复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可能会引起白血病。因此,中老年人不宜过于频繁染发。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纯天然植物染发剂是否可以降低对头皮的伤害”,浙江大学化学研究所的专家表示,所谓的纯天然染发剂多数是“噱头”,其有效成分较低,价格却比化学合成染发剂高出许多。所谓的纯天然并没有保证,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
“染发剂致癌”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一项覆盖11.7万名女性的长达36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使用永久染发剂的女性,罹患大多数癌症(包括膀胱癌、脑癌、结直肠癌、肾癌、肺癌等实体癌,以及血液、免疫系统癌症和大部分皮肤癌)的风险并没有增加;在癌症相关死亡方面也没有显著关联。然而,使用永久染发剂却与部分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以及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存在显著联系,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患癌风险也会增加。
虽然研究结果显示永久染发剂对部分癌症可能起到诱发作用,但该研究属于一项观察性研究,染发剂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确立,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相比致癌风险,染发所致的过敏、中毒等不良后果更常见,更需要目标人群重视。想要安全染发,产品的选择、染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要谨记。
1. 正确选择染发剂:消费者在选购前一定要仔细查看包装盒,检查是否有生产批号,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其批号应该为卫妆特字(200)第00号字样;其安全性经过卫生部安全评审,且具有卫生许可证批号;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大厂一般对质量控制相对严格。
2. 一年最多使用两次: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马静副主任表示,染发剂里的对苯二胺有很强的致敏作用,染发不要过于频繁,建议最多一年使用1-2次即可,并且第二次只需要染新长出的头发。相邻两次染发的时间间隔最好在半年以上。
3. 染前应做“皮试”:为了防范强过敏反应,染发前最好先做皮肤测试。具体操作是将少许染发剂涂抹在耳后,2-3天观察是否有发红、起泡等过敏的表现。
4. 染发时做好防护:使用前除了要查看头、面部等易于接触染发产品部位的皮肤是否有破损,还要注意佩戴好耳套、手套,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发生入眼,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5. 禁忌人群别染发:由于染发剂致敏性强烈,对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过敏性患者、头皮有炎症和伤口的人群、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幼儿、孕妇以及尚在哺乳期的妇女等6类人群来说,都是禁忌,最好不要轻易染发。
染发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引起癌症的发生,但从健康角度出发,还是应该减少染发剂的使用次数,对于有过敏史、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想要换发色,如果实在对颜值有所讲究,建议买假发佩戴,会比染发更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