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戏剧有什么好看的?

不都是复仇之类的东西吗,怎么欣赏?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1601)
  《奥瑟罗》(1604)
  《李尔王》(1606)
  《麦克白》(1606)

  历史剧
  《理查三世》(1592)
  《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
  《亨利五世》(1599)

  喜剧
  《仲夏夜之梦》(1596
  《威尼斯商人》(1597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
  《无事生非》(1599)
  《第十二夜》(1600)

  其他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
  《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
  《暴风雨》(1611)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 亨利六世 》上 、中、下篇与《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成就和影响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 - 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最后一点不得不提的是_____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

  经典台词有:

  1.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2.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

  3.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4. 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5.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於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6 美满的爱情,使斗士紧绷的心情松弛下来。

  7 太完美的爱情,伤心又伤身,身为江湖儿女,没那个闲工夫。

  8 嫉妒的手足是谎言!

  9 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运的人永远站在天平的两端,被命运掌握的人仅仅只明白上帝赐给他命运!

  10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11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

  12 因为她生的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

  13 如果女性因为感情而嫉妒起来那是很可怕的。

  14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15 女人不具备笑傲情场的条件。

  16 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17 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18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19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20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21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22 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23 女人是被爱的,不是被了解的。

  24 金子啊,,你是多么神奇。你可以使老的变成少的,丑的变成美的,黑的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

  25 目眩时更要旋转,自己痛不欲生的悲伤,以别人的悲伤,就能够治愈!

  26 爱情就像是生长在悬崖上的一朵花,想要摘就必需要有勇气。

  27 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上场下场各有其时。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

  28 在自己还得不到幸福的时候,不要靠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2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创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亚化”, 称赞莎士比亚剧作情节丰富,浑然一体,赞许他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斯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1564年4月23日,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18岁时他和一个比自己大8负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22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三,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

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在90年代初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莎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衣绵还乡,四年后就与世长辞。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1601)
《奥瑟罗》(1604)
《李尔王》(1606)
《麦克白》(1606)

历史剧
《理查三世》(1592)
《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
《亨利五世》(1599)

喜剧
《仲夏夜之梦》(1596
《威尼斯商人》(1597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
《无事生非》(1599)
《第十二夜》(1600)

其他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
《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
《暴风雨》(1611)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经典台词有: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於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美满的爱情,使斗士紧绷的心情松弛下来。

太完美的爱情,伤心又伤身,身为江湖儿女,没那个闲工夫。

嫉妒的手足是谎言!

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运的人永远站在天平的两端,被命运掌握的人仅仅只明白上帝赐给他命运!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

因为她生的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

如果女性因为感情而嫉妒起来那是很可怕的。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女人不具备笑傲情场的条件。

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女人是被爱的,不是被了解的。

金子啊,,你是多么神奇。你可以使老的变成少的,丑的变成美的,黑的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

目眩时更要旋转,自己痛不欲生的悲伤,以别人的悲伤,就能够治愈!

爱情就像是生长在悬崖上的一朵花,想要摘就必需要有勇气。

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上场下场各有其时。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

在自己还得不到幸福的时候,不要靠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参考资料:http://www.hongen.com/edu/shfz/ywxz/sn013101.htm

第2个回答  2007-05-03
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主要是欣赏语言,因为其将英语的用法发挥到了极至。至于其思想性,因为过于庞杂也没有太过人之处。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欣赏实际演出中演员的表演。
第3个回答  2007-05-02
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现代的年轻人所生活的环境和莎士比亚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有太多的差异了。但是艺术作品,尤其是那些传世的经典之作的特点就是里面表达了很多永恒的东西。所以看你喜欢的,其他就不重要了。
第4个回答  2007-05-03
时势造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