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作品有哪些?

如题所述

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作品有杭州G20晚会、金塔传奇、绿绮、意念泼墨画、意念泼墨画、物像之动、听琴图、踪迹。

杭州G20峰会

G20峰会开幕式当天,一台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在杭州如期而至。这是中国演艺科技水平在全世界面前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中国扇于西湖之上打开的一刹那,来自世界各国的掌声经久不息,无不惊叹于这科技与艺术结合下描绘出的意境美。

扇面与湖面产生的镜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圆。中国自古以来有以“圆合”为美的习俗,认为圆形有圆满、完美的含义,因此“圆”具有对各国友人表达友好和谐寓意。

金塔传奇

全国首家常年演出的,户外裸眼3D影像艺术,大型虚拟实景装置秀《金塔传奇》。通过最新技术合成演绎,讲述了南昌绳金宝塔的传奇故事,影片现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绳金塔。

将中国的传说以光影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此浩大的视觉体验,以及切身的传统记忆,所带来的震撼之感是国外的作品不可取代的。

绿绮

古琴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中国古代文人抚琴怡心,修养心性使艺术臻于化境。

绿绮,古代名琴,富含视觉美感的名称意境,如李白诗中“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之畅神忘我。

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以”琴”会友,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观展互动体验与虚实交融意境,结合Unity引擎,将一幅曲水流觞的诗意画卷作为食案,让食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够细品李白诗中:“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意境。

意念泼墨画

国画中十分精妙之处在于写意,写意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只有有意识地追求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中华艺术发扬光大。

而这件作品用科技的方式重新诠释了这门解衣磅礴。

中华戏曲的魅力

当戏曲不再仅仅呈现于戏台上,而是以精妙的数字动画展现时,人们对它会有全新的感知和认识。

作品由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的 托比亚斯·格莱米尔(Tobias Gremmler)创作,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是他对中国戏曲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将新媒体与中国戏曲相融合。

这件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戏曲服装和舞蹈中人物的形态、色彩与动作,作品很好的诠释了服装和时尚如何重塑人体。

物像之动

汉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作品《物像之动》以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自然运动的汉字作为视觉元素,通过新媒体手段赋予自然生命新的解读,呈现出一场超现实的沉浸式体验。

听琴图

VR体验作品《听琴图》由中国新媒体艺术家苑辰组建的SAFA Creative Lab创作,SAFA利用VR技术和互动体验让参与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图中一观,在其中与宋徽宗一同品味瑶琴的精妙,领略中国画特有的氛围和气韵。

踪迹

水墨山水,以虚代实,侧重笔墨神韵。在山水作品《踪迹》中,人体感应作画,为写意增添了点睛一笔。山水画的墨迹随着行人的走近而出现,随着人们的走远而消逝。在墨色浮现和消失中,模糊画作的观者与作者的界限。

本作品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师魏启龙以arduino +processing+kinect 为框架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软硬件系统。

交互装置的有趣之处除了在于能与观者产生互动之外,还在于它对不同的参与者反应也不同,每个人都能从装置中收获独一无二的体验,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而科技是实现艺术的动力源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传达出的是只属于我们的文化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