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压轴题和实验题。高悬赏!

现在真的郁闷,物理选择难题到还挺容易的,但是物理填空最后一题,和实验题,类型差不多,但做这种题真是要累死了,现在初二下学期,实验题一般考热,但是做不来啊怎么办啊,还有填空最后一题,有什么答题的技巧啊,我快疯了。
还有一个选择题纠结啊,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这三个中哪个是正确的,我觉得BC都可以啊。。。。。。。这里就又引出一个问题,如果物体内能达到好像是半个量子,那么岂不是物体虽然仍具有内能但放不出热量了,此时温度不是降低不了了吗?这是我觉得B对的原因。大家帮我解答下啊,一定加悬赏!
各位,我说的是实验题技巧啊,各位,实验题啊!!!!!!!!!!!!

呵呵,别扯什么量子不量子的。物体的温度是能量的一种宏观的表现,这里的温度是指宏观上的感觉,从统计角度反映了物体内部的粒子(分子、离子或者电子)运动的快慢程度,可以认为是物体内部粒子的平均动能再除以一个有量纲的常数(玻尔兹曼常数)。量子这种大学才考虑的东西,何必想那么多呢。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严格来说应该是吸收或放出能量。A和B是一个道理,在相临界点处,外部的热量与物体内部粒子间的势能相互转换,而粒子平均动能不变,所以宏观上的温度不变。
至于解题,高中的还勉强记得一些,初中的学些什么都忘得差不多了,呵呵。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根据已给的信息,再看要求的量,找合适的方程组来做一个桥梁,将两者连起来。
一般逆推法解题比较快,先看哪些公式里含有要求的量,并且公式的其他变量都是已知的条件,若有未知条件则再当做要求的量依次类推下去,直到解出结果为止。
热学里中学就几个简单的公式,但很多概念确实抽象,需要宏观与微观结合,容易歪解。难点不在于计算,主要还是在概念的理解上。要把每一个定义的每一个字都用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4
正确答案是:C。
AB两个选项用冰水混合物都能够驳倒了;C选项已经成为定理了,如果我没记错,书上貌似还有公式。
从量子的角度考虑,物体释放能量是一份一份地形势,其吸收能量同样也是一份一份的形势;所以说对于C,半个量子的能量也不可能被物体吸收,你的假设似乎不成立。
顺便说一句作为初中级别,考虑量子理论似乎太早了点
第2个回答  2011-06-04
AB都没说作功 只能选C了 一初中孩子别想太多 很多这种题就是故意不说另一个条件来蛊惑你的
第3个回答  2011-06-04
C啊
还可以对它做工
第4个回答  2011-06-04
C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只能和内能有关,和温度没直接关系,比如说B中,动物青蛙冬天里呼吸也可以释放热量,但它是恒温动物,温度没变化
物理实验题做题技巧汇总:
1.判断出题考点:一般来说有能量分析题,上面就是,有电流,力的作用
2.知识点:考到实验题,一般来说,前3道只是小知识点的汇总,不难
3.时间考虑:最后的时间若是没能够做出了,就应该果断放弃,选择做前面没做的题目!从头检验前面做的题目!
第5个回答  2011-06-05
热学关键是抓住守恒定律。中学物理对热的理解就是内能累积(是它对别人做功还是别人对他做功),按照题的情况来分析,先确定能量的放出和吸收,然后量化后得出累积情况(正多负少),然后就是多热少冷。

害,上学时候过去遇到过这个题,这题表述上有毛病,答案是C。
原本意思是这个物体可能一边放热一边吸热。拿A来说,如果吸收热量,但同事放出热量(或对外做功),那温度就一定高低了。对于B,尽管放出热量,但如果同事吸收热量(或者别人对它做功),也是高低难定。隐含的意思很容易误导答题人,当年老师公布答案时候所有人也是瞠目结舌,我一看题干就凭着学生时候的记忆笑了,呵呵。老弟要考试了哈,祝好成绩!

(其实你还可以跟老师说:“那爆米花被做功后温度也没升高啊”,其实意思就是说这个题的条件还包括一个:该物体的体积是不变的,否则即便内能增大,温度也不一定升高。至于量子还是等到了大学在说吧,现在理解还太早)

当然了,个人观点,供参考。@w@

参考资料:都是过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