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头3.4a和2.4a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充电器头3.4a和2.4a的区别如下:

1、电流强度不同

3.4a:3.4a的电流强度是“3.4”安培,在电流强度上属于比较大的充电头。

2.4a:2.4a的电流强度是“2.4”安培,2.4a的充电头比较常见,多数手机都使用这款充电头充电。

2、充电快慢不同

3.4a:3.4a的电流大,充电速度更快,耗时更短就可以给手机充满电,通常的快充就是这个参数。2.4a:2.4a的电流小,充电速度慢一些,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在能给手机充满电。

3、充电头大小不同

3.4a:3.4a的毫安数值比较,运转电量也就更多,在设计上充电头更大,内部构造比较复杂,所以在外观上会有不同程度变动。

2.4a:2.4a的的毫安数比较小,在设计上充电头更小一些,内部构造相对更简单一些,在外观上更小一些,方便收纳。

扩展资料:

国内的民用额定电压为220V,是不能够直接给手机充电的,手机座充的用处就是将220V的高压脉冲转换为5V的低压脉冲,再经过一个整流、稳压电路,变成5V稳定的直流电。也就是说,手机的充电底座起到一个从高压交流电变为低压直流的作用。

不过直接将手机充电底座插到插座上是不会产生任何电流的,只有将手机接上,充电器才会开始工作,电流大小取决于负载的状态: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负 载需要多大的电流,充电器就提供多大的电流。

如果负载需要的电流超过了充电器能够提供的电流上限,那么充电器就会一直输出这个最大的电流。

这是因为,充电 器内部通常会设计保护电路,一旦输出电流过大,就会触发保护机制,暂停电流输出,避免发生危险,也就是说,就算充电器可以输出50A的电流,你的手机内部 的充电逻辑控制如果为2A,充电电流还是会被限制在2A,充电速度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电池充电时,正极材料中的锂形成离子溶出,嵌入到负极改性石墨层中;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层中脱嵌,穿过隔离膜回填到正极钴氧化锂的层状结构中。

随充放电的进行锂离子不断的从正极和负极中嵌入和脱出,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摇椅电池”锂离子电池单体的额定电压为3.6V,充电限制电压为4.2V,放电限制电压为2.5V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手机充电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