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6-16
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8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著书、科考。

文学成就

康熙十八年(1679年)
蒲松龄40岁。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蒲松龄44岁。作《婚嫁全书》。长孙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蒲松龄45岁。作《省身语录》。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蒲松龄54岁。春,山东按察使喻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蒲松龄58岁。选《庄列选略》。朱缃寄诗、札,续借《聊斋志异》未读到的稿本。
蒲松龄72岁。五月,王士稹病逝,蒲松龄有《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客数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作俚曲《墙头记》。
第2个回答  2018-12-13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贡生。
第3个回答  2012-06-25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第4个回答  2014-04-30
蒲松龄(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第5个回答  2010-06-16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开始并不为人注意。后来为徵求意见,作品逐渐在朋友间流传。当时在朝廷任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又叫王渔洋,官位很高,文名也响,因是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和蒲松龄是邻县老乡,蒲松龄便把书稿也寄请他指正。开始,王渔洋看了数十篇,还提些意见,再寄还给蒲松龄。但后来他看这部作品写得太好了,很有些眼红,便提出愿以千金把书稿全部买去。

  蒲松龄虽然穷困,但很有志气,不管王渔洋是朝廷重臣,更不问他出多少钱,就是不卖。蒲松龄还说:「此人尽管颇有学问,禀性风雅,但财主气太重了。我是土包子,跟他高攀不来!」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一七一五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一夜鹅毛大雪,把齐鲁大地变成了一个晶莹世界。这天下午,七十五岁高龄的蒲松龄,要家人把他的靠椅搬到窗前,好让他欣赏那冰清玉洁的银白世界。他举目四望了好一会儿,觉得有点累,便闭上眼睛休息,没想到他眼睛这一闭,就再也没有睁开。一代文学大师,就这样依窗危坐辞世了。

  蒲松龄虽然写出了旷世杰作,但因为贫穷和没有地位,生前没办法把自己心爱的作品变成印刷品。直至他去世五十年以后,《聊斋志异》才得以首次付梓,至於他的其他作品,则是一九五○年代后才广泛传播的。我们今天读到《聊斋志异》及蒲松龄的其他作品,从中获得极大审美愉悦时,真该为这些杰作居然没有散失而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