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辽滨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

辽滨开发建设的怎么样了,大学城能建么,想知道下大学城附近开发房地么是黄金地段么、繁华么、还有些房价问题,请教下各位老师。 谢谢!

  目前正是起步阶段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位于盘锦市最南部,辽东湾东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右岸,南与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营口市隔河相望,是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中心区域。可控面积545平方公里。
  2006年6月,辽宁省政府将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纳入“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2009年7月1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0月获批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立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现实需要;是盘锦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载体;辽滨沿海经济区区位优越,位于辽西城市群经济区、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节点处,可以接受三大经济板块的发展辐射,实现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经济区傍河临海,拥有大量的滩涂和荒地,发展空间广,建设成本低;经济区拥有50多公里的河海岸线,水深流缓,是发展船舶产业的理想之地;经济区交通便利,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为盘锦发展临港经济提供了优越条件。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其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具有北方湿地水城特色的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并依托河海岸线资源将其建设成为一座世界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经济区产业定位是:发展以船舶制造及其配套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石油炼制和石油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港口物流、商务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主题媒体广场、创意文化产业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产业。
  辽滨新城规划结构布局为“一带、两轴、两圈、六区”。其中“一带”指大辽河入海口与海滨沿岸的绿色滨水生态带;“两轴”指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东西向景观生态轴;“两圈”指滨海船舶产业圈和内湖商贸经济圈;“六区”指金帛湾水城、河畔生态水乡、产业工人新村、滨海特色渔村、新港工业区、临港产业园。随着规划的付诸实施,一座经济繁荣、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水城将崛起于渤海之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2
随着国家日渐繁荣,全国范围内宏观地域格局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各层次“区域极化”的不断加深。目前,我国在地域格局上已基本上形成了三极:“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在中国地域内各城市经济发展竞争中,三大城市群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集群竞争力。盘锦船舶工业基地正位于“环渤海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三极中,具有明显的区位竞争优势,未来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盘锦船舶工业基地于2005年12月组建,位居辽宁省盘锦市最南端,辽东湾东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右岸,与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营口市主城区仅一河之隔,是辽宁“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基地区位优越,处于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辽西沿海经济区的节点,可同时接受三地的发展辐射,实现资源共享、协调互动。建成后的盘锦新港与盘锦港、营口港互为补充,年吞吐能力达亿吨以上,大连港、鲅鱼圈港、锦州港、葫芦岛港放射状分布于基地两翼,距基地均在百海里之内;305国道,京沈、沈大高速公路,京沈高速铁路擦肩而过;全长1440余公里的辽宁滨海大通道贯穿其境,建设之中的跨辽河大桥将把营口市区与园区紧紧相连。沈阳桃仙机场、大连周水子机场均在2小时车程之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开发建设极具魅力的一大亮点和国内外客商抢滩东北的登陆点。
盘锦船舶工业基地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有50多公里长的河、海岸线,起步区面积34.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既无耕地又无建筑物,在这里投资建设既不与农民争地又无动迁之累,极具开发空间且又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设开发成本。基地的规划定位是:建设一个具有北方湿地水城特色的滨海新区,充分利用河流、海洋、生态湿地等环境资源,构建一座水网交错、河流遍布,具有鲜明滨海城市特色的生态宜居新城。现状水系在规划中基本得到保留,并得到整体梳理。规划针对滩涂地貌,结合城市风貌设计增加水面积。水网结合现状,引自辽河和北部辽滨水库水源,经主导产业区、产业拓展区和综合服务区最后汇入大海,既有生态与景观作用,也起到排水泄洪的功能。
基地提出三大主导产业体系即:依托傍河临海的自然区位优势,与大连、葫芦岛两大船舶修造基地形成错位发展,重点发展5万吨以下各类中小型船舶、豪华游艇、高速快艇及相关船舶配件产业,以填补辽宁船舶制造业的空白;依托盘锦新港及周边港口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依托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壮大石化产业。
目前,起步区34.6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基地签约入驻项目近百个,计划投资总额800亿元,中石油海工基地、辽宁宏冠船业等一批企业纷纷开工投产,初步形成了船舶制造及配套、石油化工、港口物流三大产业集聚的格局。
预计到2010年末,船舶制造能力达到250万载重吨,基地工业产值超过300亿元,税收超过20亿元;到2015年末,船舶制造能力达到500万载重吨,基地工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税收超过60亿元;到2020年末,船舶制造能力达到700万载重吨,基地工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税收超过120亿元。
第2个回答  2011-06-18
大学城是肯定建设了,党校也在那边选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