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分子内的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降低?而分子外的氢键又能使物质的熔点升高?

如题所述

熔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通常是大气压)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固态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液态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固态转化为液态,需要破坏部分分子间作用力,也就是需要一定的能量,通常是通过加热给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需要的能量。
若物质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就会弱,熔化时所需的破坏部分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热量)就少,即由固态转为液态的温度会降低;
同理,若物质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除了范德华力还有氢键力,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化时所需的破坏部分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热量)就要增加,则由固态转为液态的温度就得升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1
不同异构体中,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的异构体分子之间的相对作用力增强,而分子内形成氢键的异构体,分子间作用力就不如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异构体强,结果就使得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异构体的熔沸点较高,而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异构体熔沸点较低。
求采纳。不懂请追问。追问

我化学老师告诉我分子内氢键使得物质熔点降低。
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物质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得它的熔点比它未形成分子内氢键时还低,这真难理解。
分子外的氢键又能使物质的熔点升高这倒好理解。

追答

不是这样的吧。但含有能形成氢键的基团的话,应该不是形成分子内氢键就是分子外氢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11
我记的无机化学里面好象有提到追问

那么具体是为什么呢?

追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42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