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和管控好情绪

如题所述

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和管控好情绪首先让孩子认知到什么是情绪,其次学会给情绪程度打分、准确地描述自己情绪,最后父母先控制情绪。

要引导孩子控制情绪,深度的认知和觉察情绪很重要。

1、让孩子认知到什么是情绪,给情绪命名。利用绘本或者当时的情境,教会孩子认知情绪,给它们命名。比如,生气、委屈、高兴、害怕、平静。

2、学会给情绪程度打分。所有的情绪都有程度,比如,生气也分单纯的不爽到极度愤怒。孩子可能分不清楚程度,说现在就是非常生气,就是十分。家长要去引导他:比较两件事哪一个会让你觉得更生气?

3、分清情绪的名字和程度,让孩子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自己情绪。

以大多数父母会碰到的情况为例:孩子想买一个东西,你不让他买,结果孩子开始哭闹。如果孩子只会说“我现在很生气,你必须给我买!”,父母可能就是觉得他只是淘气、闹。

有了对情绪的认知后,孩子可能还会讲:我还觉得有一点点委屈,你误会了我;或者我现在生气是因为你不守承诺,而不是我没有得到这个东西。这样的深度觉察能够清晰得传达出他的情绪和思考,而孩子思考和表达情绪的过程也就是控制情绪的过程。

4、父母先控制情绪。

孩子闹情绪时,很重要的是注意不要跟着孩子一起陷入情绪,总有一方需要先把情绪平静下来。父母也要去了解自身现在的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你能够更清楚去描述自己,就可以知道怎么样去更好的说服孩子。

如果你只跟他讲说“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说明你也没有思考这个“不行”背后除了觉得孩子闹不爽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或许是你觉得孩子想买的东西对他没有益处,或者你想到了很多,比如这个东西太贵、不适合他玩等等。

同样的,当父母了解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想法清楚传达给孩子时,很可能就在这样慢慢传达的过程控制住情绪了。

情绪的基本概念: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有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三种成份组成的:

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3.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由于情绪与情感表现表达极易混淆,比如爱情的满足感总是伴随着快乐,所以在情绪定义中不同情绪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辩论争议的重要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