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的危害有什么?

如题所述

尼古丁成瘾的靶标被发现

一个单一基因是导致尼古丁上瘾的关键,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有望帮助数百万烟民戒掉有害身体健康的坏习惯。目前,全球每年有400多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病因上。而烟中的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远不止只对肺有损害。亚太群组协作研究组织(APCSC)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在我国,吸烟是引起致命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二十年之后我国将面临因吸烟而引发的死亡高峰。美国加州有研究人员不仅查明了与烟瘾息息相关的基因分子,还培育了一种改基因老鼠,以方便用于对其它基因是否与烟瘾相关的研究。该研究组从培育老鼠开始,使它们具有这一对尼古丁特别敏感的单一基因。这些改基因老鼠被关在尼古丁最少――浓度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烟民血液中尼古丁浓度的1/50的环境下。一旦上瘾了,它们就会表现出对尼古丁有依赖感,如同烟民对烟的那种喜欢劲。此报告刊登在本周五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报告中写道,其依赖行为的表现包括上瘾反应、耐受性和敏感度增强,这在低尼古丁剂量时尤为明显。
对于人类,当吸收少量令人兴奋的多巴胺时,上瘾反应就来了。多巴胺是由尼古丁释放的一种能平静大脑的化学物质。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导致抽烟越来越多。敏感度增加意味着没有尼古丁的摄入将倍感难受,此报告的10名作者之一、加州技术学会的生物教授Henry Lester表示。
对于老鼠,研究人员看到的上瘾反应是老鼠挑选尼古丁的样本数超过了食盐的样本数,它们体温的变化就是其耐受性变化的表现,而四处乱窜的老鼠就说明它们对尼古丁缺乏的敏感度在加大。其它研究人员对此研究表示赞同。此发现不仅为如何依赖尼古丁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还解决有关烟瘾基因上的根本问题,同组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在老鼠身上的此发现对人也有效,这就为戒烟新药的开发指出了新的目标。当神经细胞接受器专门用于接受化学物质乙酰胆碱时,尼古丁就会停泊在神经细胞中,我们就会依赖尼古丁。一旦尼古丁充斥其中,多巴胺就会被释放出来。可要弄清楚尼古丁停泊的确切位置可不容易,还有待更多的研究。
据路透社最新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本周四发布新的研究成果,基因变异的老鼠对尼古丁极其敏感。这一现象将帮助科学家明确人类染上烟瘾的具体原因,解开吸烟上瘾之迷。在本周五发表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补充道,研究变种老鼠的这一行为有助于医学家开发新的戒烟药物。 科罗拉多大学的安德鲁·泰帕以及加利福尼亚科技学院的亨利·莱斯特正在领导着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相关实验。他们强调:“尼古丁上瘾是导致世界上可预防性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地球上有大约九亿四千万例死亡与吸烟有关。”科学家相信一种被称为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的物质种类与吸烟上瘾有直接关联。莱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利用这种受体的“阿尔法4”部分成功培育出一类变种老鼠,并惊奇发现这些老鼠对尼古丁极其敏感。
脑细胞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一种神经传递素或信息载体的化学成分在被称之为神经键的神经元细胞间空隙里传动进行的。乙酰胆碱正是该类神经传递素的一种,它能够激活某些脑细胞使其释放出另一种神经传递素-多巴胺。而多巴胺与人类产生愉快感觉是息息相关的。一旦激活其它细胞的行为完成,乙酰胆碱就会立即被一种称为乙酰胆碱酯酶的生化酶分解。尼古丁拥有类似乙酰胆碱激活细胞释放多巴胺的特性,但是它却不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掉。
莱斯特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正是因为尼古丁有如此特性,才使它能够在神经键持续存在数分钟而不是数毫秒。它的存在使得神经元细胞兴奋较长一段时间,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引起人类快感。大多数科学家相信这一现象正是尼古丁能够上瘾的主要原因。” “如果科学家能够找到阻止尼古丁进入脑细胞的办法,治疗烟瘾将会成为可能。然而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在完全掌握如何治疗烟瘾之前,我们不得不将研究分成若干单独步骤来进行验证。但我个人相信尼古丁瘾患将会是人类解决第一种瘾患,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如此多的材料、手段来研究它。”美国研究人员今天说,转基因老鼠对尼古丁特别敏感,这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彻底弄清楚人们为何嗜烟成瘾。
路透社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烟碱型乙酰胆碱感受器与吸烟上瘾有直接关系。脑细胞利用一种神经传递素即携带信息的化学物质进行交流沟通,这种物质可以跃过神经细胞之间的神经键。乙酰胆碱这种神经传递素能够激活某些细胞释放出多巴胺,而多巴胺与快乐愉悦的情绪有关联。 一旦完成任务,乙酰胆碱就会被一种称为乙酰胆碱酯酶的酶迅速分解。但是烟碱型乙酰胆碱并不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 参与这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亨利·莱斯特在一项声明中说:“因此它将在神经键中停留几分钟,而不是几毫秒,并激活后面的神经元,使之迅速兴奋起来,持续很长时间,然后释放出大量多巴胺。”“多数科学家认为,这就是尼古丁为何让人吸食上瘾的关键所在。” 如果能够找到阻止尼古丁进入脑细胞的办法,烟瘾就可能得到治愈。莱斯特说:“这是一条很复杂的途径,在完全搞清楚前,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不过我个人认为烟瘾问题将被首先攻克,因为我们有很多办法去研究它。”

神经递质研究

  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不仅其血液流动的通路不同,而且每一条通路也需要不同的神经递质。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Hamer主任发现高新奇探求者,基于其基因构成,需要寻求兴奋和刺激以满足他们对多巴胺的较多的需求。我认为他们就像是典型的性格外向的人。而且,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人所使用的神经传导通路是受多巴胺的刺激。多巴胺是一种强有力的神经递质,与运动、注意、警觉状态和学习最为有关。在《绘制脑图》(Mapping the Mind)一书中,Rita Carter认为:“太多的多巴胺似乎会导致幻觉和妄想。太少的多巴胺则会导致惊恐和启动随意动作(即受意志控制的动作)的无能为力,并且与无意义感、昏睡无力和疼痛等有关。低多巴胺也会导致注意力缺乏和退缩。”具有适量的多巴胺对您的身体非常重要。而且,它还有其他重要的作用。在《大脑的状态》(States of Mind)一书中,Steven Hyman指出:“多巴胺产生作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报偿系统。也就是说,从结果上看,‘那很好,让我再一次做,并让我回忆一下我们究竟是怎样做的。’”这就是为什么古柯碱(****因)和安非他明(苯基丙胺)如此容易让人上瘾的原因——它们增加了多巴胺。

  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对多巴胺较不敏感,然而却需要大量的多巴胺,那么他们怎样获得足够的多巴胺呢?大脑的某些部位会释放一些多巴胺。但是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多巴胺的伙伴,肾上腺素,它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中释放出来,使大脑中具有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性格外向的人越活跃,就会有越多的快乐感被激发,使多巴胺增多。当有地方去、有朋友一起玩时,性格外向的人感觉很棒。

  另外一方面,性格内向的人对多巴胺却是高度的敏感。太多的多巴胺使他们感到刺激太多。性格内向的人,在他们较占优势的神经传导通路上使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潮湿的大脑》(Wet Mind)一书中,Stephen Kosslyn和Oliver Koenig研究了乙酰胆碱在大脑中的神经传导通路,您猜猜看情况怎样?这与Johnson博士所设想的性格内向的人的神经传导通路是相同的。乙酰胆碱是与大脑和身体中的许多重要的机能有关的另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和学习(特别是感性知识的学习),影响我们维持一种平静、活泼的情感,以及利用长时记忆、发动有意动作等。当我们在思考和体验时,它刺激我们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当前许多关于乙酰胆碱的研究加强了我们对性格内向的人的大脑和身体的一些情况的理解。

  乙酰胆碱是我们发现的第一种神经递质,但当其他的神经递质被发现后,研究的重点就转到新的发现中去了。然而,近期人们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病(即早老性痴呆病)与乙酰胆碱的缺乏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促使人们更多地进行乙酰胆碱方面的研究,以及乙酰胆碱与记忆和梦的进程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乙酰胆碱在我们的睡眠和梦的状态方面似乎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我们在REM睡眠阶段(即快速眼动阶段),我们会做梦。乙酰胆碱在REM睡眠阶段释放,使我们做梦,然后使我们处于麻痹的状态(无随意动作),这样,我们做梦时不会“比划着表达”我们正在做的梦。研究者发现我们需要睡眠来整理我们的记忆,在REM睡眠时使它们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正如Ronald Kotulak在他的《大脑内部》(Inside the Brain)一书中所说,“乙酰胆碱是使我们的记忆机器性能良好的润滑油。当它用干后,机器就会变得不灵活”。另外一个有趣的新闻是雌性激素会预防乙酰胆碱的减少。这就是在更年期随着雌性激素的下降,妇女会感到记忆力下降的一个原因。所以,性格内向的人需要一个多巴胺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乙酰胆碱处于较好的水平的有限的范围,以使他们感到平静,以及没有压抑和焦虑。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很舒适,但却太小的区域。

  对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使用什么神经递质的研究发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当神经递质在大脑中释放,它们也会进入自主神经系统。这一系统将我们的大脑和身体联系起来,并对我们在如何行动和反应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哪些神经递质在哪些神经传导通路中移动,它们与不同的自主神经中枢是如何联系的,我认为这二者间的联系是解开个性之谜的重要因素。性格外向的人与多巴胺/肾上腺素、精力消耗、交感神经系统相联系,性格内向的人与乙酰胆碱、精力储备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相联系。

  尼古丁

  为什么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在想和做上的感受不同,一个有助于解释这一困惑的线索来自于一个意外的出处——为什么人们对吸烟上瘾的研究。在研究中,吸烟者报告说他们吸烟是因为感到吸烟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回忆都更容易一些,并且有一种“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大脑中尼古丁的感受器与乙酰胆碱的?用很相似。乙酰胆碱可以增加注意力、记忆力和幸福感,使用乙酰胆碱的神经传导通路支配着性格内向的人。

  尼古丁也使身体释放多巴胺,它影响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解,也对性格外向的人处于活跃状态时的体内所有活动的神经递质产生影响。香烟能使性格内/外向连续体两端的人都产生一种幸福感,所以不用奇怪为什么即便如此多的人知道吸烟的危害却还要吸烟。

介绍:
精神卫生与外界因素密不可分。除了你本身固有的大脑生理,物质,活动和信念系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你的大脑。这一节将对这些因素进行阐述,这些是非处方治疗方法,也不是属于自然物质(草药)治疗。一旦所讨论的这些因素与个体浑然一体,它们又不同于具体物质,将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应用并有“滥用”的趋势,影响着精神健康。这一节我们来看一下咖啡因、尼古丁、酒精和药物等物质对于对行为和精神功能的影响,运动和宗教信仰是美国社会中极为常见的两种活动,对于心理保健也有着重要影响。
尼古丁成瘾
尼古丁是世界上最常被滥用的药物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归因于其具有成瘾的特性。尼古丁的作用和多巴胺系统有关,具有奖偿和成瘾的特性。当与腹侧背盖区结合,尼古丁可减低多巴胺在该区的释放,在伏核也一样。腹侧被盖区和腹隔核是脑内主管奖赏、愉悦和成瘾的区域,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尼古丁的成瘾方面也有一定作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拮抗尼古丁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而5-羟色胺受体促效剂可以触发多巴胺的释放(Singer, 2004)。去甲肾上腺素也参与了奖偿过程,当去甲肾上腺素完全缺乏时,可使小鼠对精神兴奋剂和阿片制剂产生脱敏(Singer, 2004)。
除了尼古丁被证明可成瘾的生化机制之外,也许还有其它的可促使继续使用该物质的原因,可能对认知也有影响。尼古丁可增高皮脂和海马区的乙酰胆碱浓度,也增加海马区和额皮质的多巴胺浓度(Singer, 2004)。海马区和记忆与学习有关,而额皮质主要和高级大脑功能有关,比如记忆、思维和推理。这样一来,滥用尼古丁的人的认知就会受到影响(Singer, 2004)。
5-羟色胺对与疆场的作用就如同它可增加伏核的多巴胺数量的能力一样显著。5-羟色胺也可影响认知,这已在动物实验中得以验证。当5-羟色胺减低时,大鼠在迷宫和回避实验中就会失败(Singer, 2004)。去甲肾上腺素,同样对奖偿和认知都有影响。当额前皮质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减低时,就会发现伏核的多巴胺水平就会增加。多巴胺水平的增加主要通过抑制GABA神经元、谷氨酸能投射和兴奋性前额皮质投射而调节(Singer, 2004)。所有的这些过程都参与皮质功能,所以去甲肾上腺素与奖偿和认知有关。

结论
通过阅读此章节我们可以得知,这些疾病和作用机制的存在关联是很显然的。躯体和心理异常复杂,某一区域的某一改变也通常会影响到其它的区域。
还有其它的一些疾病,药物和增补药物本章节没有涉及。然而,以上所述是在美国人群中最普通,也是最常使用的。随着文章涉及内容在《新科学》杂志发表之时,相关研究现今正在进行。特殊药物作用机制和疾病神经化学机制的突破仍未触及实质,游离在边缘地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30
伤肺致癌……影响寿命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30
健康!包括肉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被香烟吞噬掉!
第3个回答  2011-05-30
其实很难说,反正知道危害蛮大。广告上、专家们都说抽二手烟危害更重,所以有一个悖论:不抽烟比抽烟受害更严重,你说这世界是不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