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咸传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1. 辜榷 的 读音 是

[gū què]

辜榷 [gū què]

生词本

基本释义

1. 亦作“ 辜搉 ”。搜括;聚敛。《汉书·陈咸传》:“少府多宝物,属官 咸 皆钩校,发其奸臧,没入辜榷财物。”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今案辜榷双声字也。《广雅》曰:‘嫴榷,都凡也。’故总括财利谓之辜榷。”《后汉书·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 騄骥厩 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搉,马一匹至二百万。”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辜,障也。搉,专也。谓障馀人卖买而自取其利。”

2.大略,梗概。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略陈旨趣,亦谓之辜榷。”

3.查对;计点。 清 昭连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曰:‘某所收别置一所,请覆之。’王辜榷良久,无丝毫盈绌,如衡而止;王大奇之。”

详细释义

亦作“ 辜搉 ”。搜括;聚敛。

大略,梗概。

百科释义

垄断,侵占,搜刮,聚敛。是商业交易中的一种包揽 *** 买卖场独占行为,出现于西汉末年,东汉大为流行。

2. 次韵翰林金侍讲大阅诗

次韵翰林金侍讲大阅诗【明】夏原吉永乐辛卯,将用兵于沙漠。

二月,大阅于北京城东。时翰林金侍讲有诗,因次其韵。

羽书飞召四方兵,百万貔貅集帝城。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

銮舆晓阅霜凝盖,铁骑云屯风飏旌。此去烽烟应尽扫,薇垣长见泰阶平。

【注释】1、夏原吉(1367-1430):明初重臣。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

祖籍德兴,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

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即位,委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明成祖后,相继辅佐仁宣之治,政绩卓越。

明宣宗宣德五年卒,年六十五岁,赠太师,谥忠靖。著有《万乘肇基集》《东归稿》《夏忠靖公集》等。

2、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称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唐元稹《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原注:“乐天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酬和,后来遂以成风耳。”一说始于南北朝。

明焦竑《焦氏笔乘·次韵非始唐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载王肃入魏,舍江南故妻谢氏,而娶元魏帝女,故其妻赠之诗曰:‘本为薄上蚕,今为机上丝。得路遂腾去,颇忆缠绵时。

’继室代答,亦用丝时两韵。是次韵非始元、白也。”

3、羽书:犹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1)犹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汉陆贾 《楚汉春秋》:“黥布反,羽书至,上大怒。”《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系,羽书日闻。”

李贤注:“羽书即檄书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张铣注:“羽书,徵兵檄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清钮琇《觚賸·圆圆》:“烽火羽书,相望于道。”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

亦称“羽毛书”。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2)泛指书信。4、貔貅(pí xiū):也作“豼貅”。

古籍、传说中的两种猛兽。这里比喻勇猛的战士或骁勇的部队。

(1)古籍、传说中的两种猛兽。《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礼记·曲礼》:“前有挚兽,则载貔貅。”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司马贞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辽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2)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或骁勇的部队。《晋书·熊远传》:“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

唐张说《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群。”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毕著《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柳亚子《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5、帝城:京都;皇城。《汉书·陈咸传》:“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王维《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明陈束《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诗:“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 *** 昨宵家书到,催君迎看帝城花。”6、赫赫:显赫盛大的样子;显著的样子。

(1)显赫盛大的样子;显著的样子。《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国语·楚语上》:“赫赫楚国,而君临之。”韦昭注:“赫赫,显盛也。”

《汉书·陈汤传》:“(汤)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唐韩愈《送杨少尹序》:“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明刘基《卖柑者言》:“赫赫乎可象也。”(2)形容炎热炽盛。

《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成玄英疏:“赫赫,阳气热也。”

唐丘为《省试夏日可畏》诗:“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清徐夔《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峩。”

(3)光明炫耀的样子。汉扬雄《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

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宋梅尧臣《日蚀》诗:“赫赫初出咸池中,浴光洗迹生天东。”

鲁迅《故事新编·补天》:“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4)形容声音洪大。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闻天地。”(5)拟声词,模拟笑声。

《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7、鱼丽阵:也作“鱼丽陈”。

即鱼鳞阵,古代战阵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晋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

’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

此盖鱼丽陈法。”南朝梁吴均《战城南》诗:“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文苑英华》卷一九六引作“鱼丽陈”。唐贺朝《从军行》:“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

《东周列国志》第9回:“庄公(郑。

3. 榷的读音是什么

拼 音

què

部 首 木

笔 画 14

五 行 木

五 笔 SPW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渡水的横木。

2.专卖:~货。~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税(专卖业的税)。

3.商讨:商~。

相关组词

商榷 扬榷 收榷 榷率 榷货 茶榷 榷厘 榷政 榷税 大榷榷铁 榷务 榷利 拘榷 更多

百科释义

榷字属于隺字族。在隺字族里,隺字都是声符兼义符。隺字族汉字都与“长颈”之义有关。榷的本义是“一种外形似鹤颈的城门吊桥”。

4. 古代"司空"职务中"空"是指什么

空:工程。

窍也。今俗语所谓孔也。天地之闲亦一孔耳。古者司空主土。尙书大传曰。城郭不缮。沟池不修。水泉不修。水为民害。责於地公。司马彪曰。司空公一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是则司空以治水土为职。禹作司空。治水而后晋百揆也。治水者必通其渎。故曰司空犹司孔也。从穴。工声。形声包会意也。苦红切。九部。

司空:古代中央 *** 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书·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现存《周礼》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仅存《考工记》一篇,故司空之职守未详。《后汉书·百官志》在“司空”条下,原注说:“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这虽是东汉的制度,但也可大体了解司空之职掌。春秋战国时各国亦多置之,用以掌管工程。宋国因武公名司空,曾改名为“司城”,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性质已与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复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复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宋代亦以司空为大官之加衔。辽、金相沿,元以后废。又习惯常以大司空之衔尊称工部尚书。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周代属冬官事,秦汉属少府。曹魏自少府分置水部曹,隶尚书台,掌水利工程,兼领航运之政。晋置屯田曹、起部曹,掌农垦(军垦由屯田中郎将领之)和水利事业。南北朝时期,南朝沿置不改,北朝损益不定。隋朝将前述诸曹合并置为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沿用北周工部的名称,列为尚书省六部之一。工部下设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工部司为工部头司,掌营建之政令与工部庶务;屯田司掌天下田垦;虞部司掌山川水泽之利;水部司掌水利。长官称工部尚书,置工部侍郎一人,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工部职务为诸使所夺。明朝初,工部下设总部、屯部、虞部和水部四属部,洪武二十六年,改尚书二十四部为二十四清吏司,工部各属部分别改为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职掌、设官仍前。

1. 官名。相传少昊时所置, 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 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后去大字为司空,历代因之,明废。清时别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侍郎为少司空。 清 无名氏 《王氏复仇记》:“祝孝廉者,姓 顾 名 化雍 ……其先常隶属於 陈司空 必谦 ,以故人轻之。”按, 陈必谦 ,明万历进士,官工部侍郎。 清 龚自珍 《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郎中故尚书苏楞额之孙》:“ 兰汀司空孙,华年擅朝誉。”按,苏额嘉庆时曾任工部右侍郎。参阅《通典·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2. 官名。主管囚徒之官。《汉书·陈咸传》:“﹝ 陈咸 ﹞为 南阳 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辄加罪笞。” 颜师古 注:“司空,主行役之官。”

3. 战国 魏 牢狱名。《礼记·月令》“命有司。省囹圄” 唐 孔颖达 疏:“ 崇精 问曰:‘……囹圄何代之狱?’ 焦氏 答曰:‘《月令》 秦书,则秦狱名也。汉曰若卢,魏曰司空是也。’”

4. 金 僧官判录的别称。 宋 洪皓 《松漠纪闻》:“僧职有正副判録,或呼司空。”原注:“ 辽 代僧有兼官至检校司空者,故名称尚存。”

5. 相术家语。指额之前部。《人伦大统赋》“欲察人伦先从额相” 元 薛延年 注:“额中连天中,下及司空,有理及肉如环者名天城,周匝无缺,有缺若门者三公,门僻者方伯。” 明 李廷湘 《神相全编·十三部位总歌》:“第三司空额角前,上卿少府更相连。交友道中空额好,眉重山林看圣贤。”

6. 星名。《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张守节 正义:“危东两两相比者,是司命等星也。司空唯一星耳,又不在危东,恐‘命’字误为‘空’也。” 唐 曹唐 《勖剑》诗:“垂情不用将闲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7. 复姓。 唐有司空曙、司空图 。

5. 华夏龙脉的传说

远古时期远古时期总体分为前段(盘古开天),中端(太极海纹),后端(河图洛书)。

雕塑群以中国神话"盘古开天"为开端,盘古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世上万物之灵,他打开了混沌的宇宙撑起了天地,而后盘古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象征了华夏大地的形成。远古时期的中端是一组旋转的"海纹",表现在远古时期,秦岭地区还是在海面以下。

在距今3.75亿年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露出海面。直至距今8千年燕山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改造下形成现今秦岭地貌。

雕塑中的"海纹"以易经中的太极回旋形式出现,即"天右旋","地左旋",象征了变化的含义。在雕塑远古时期的后端,以"河图洛书"的形式出现。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宇宙万物始于"象",一切图象皆源于河图洛书。

作者以此象征了时空的转变,大地形成,万物诞生。原始时期汉中地区、安康地区和商洛地区很早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址。

可推断100-20万年前,陕南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为华夏文明的源头。雕塑群在这一段落上,通过马家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进行表现。

其中表现有原始部落族居,狩猎,原始建筑,甲骨文和原始器物,纹样。这一段落以浮雕和圆雕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其中有四个在山洞中的原始人,象征了当时生产力低下,人类被自然压迫。春秋时期据史料记载栈道的发明试凿始于春秋时期。

这一段落以两名正在开凿栈道的圆雕人物为主体,表现栈道开凿的开端。其中还融入春秋时期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元素进行表现,包含有青铜器,文字,编钟,在下方还有蹲坐在洞中的奴隶。

秦秦汉两段是整个雕塑群的重点部分。秦代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代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一页,秦代的秦岭在华夏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此段雕塑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表现:前端(五丁开道),中端前部(石牛粪金),中端后部(秦代文化),后端(石门栈道)。在此段雕塑前部分中运用了"五丁开道,石牛粪金"的历史故事进行表现。

《蜀王本纪》记载: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襃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恵王遇,恵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恵王怒,羣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恵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粪金其后,曰牛便金,有飬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恵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於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雕塑群前段用浮雕形式表现"蜀王五丁开道,石牛粪金"的场面,紧接着是圆雕与浮雕结合形式表现秦惠王带领秦军,大兵压境的场面。此段落中端后部表现秦代对华夏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影响。

其中包含有:秦始皇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等。此段后端是以"石门栈道"的形象出现,表现了中国最早的隧道。

汉代汉代部分为此雕塑群最长的部分。以两组圆雕形式和几部分浮雕组成。

立意上分为六部分:一、楚汉相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刘邦,项羽两组大型圆雕相对,两个肖像下分别是龙虎形式的圆雕,象征龙虎争斗。

两个圆雕中间表现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情节。二、以浮雕形式表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三、以浮雕形式表现"萧何运兵粮"的故事。《华阳国志》述:汉高祖出秦三伐 华夏龙脉 汉代楚,肖何发蜀,汉米万船而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

"萧何走的是故道,嘉陵水道,嘉陵栈道,万船蜀米通过嘉陵江运往关中。雕塑群中有一块龙纹立石,表现的是朝天明月峡老虎口岩下的"萧何岩"。

四、后面部分表现的是汉代武帝,在秦岭北坡东至蓝田、西到周至一线训练骑兵,演练军阵的场景。上部表现的"上林苑"是帝王贵族避暑休闲之处。

五、然后这部分表现的是上林苑中骑猎的情景。《三辅黄图》中记载:"上林苑中天子秋冬射猎,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惯七十所,皆容千乘马骑……"六、穿插汉代文化部分进行点缀。

三国时期此段雕塑分"诸葛亮圆雕"、"诸葛亮木牛流马计"、"筹笔驿"、"定军山之战"、"六出祁山"进行表现。其中黄忠老将刀劈夏侯渊的历史典故,运用圆雕的手法进行表现,犹如画中冲出的两位勇士。

唐代这部分雕塑中的唐代武士为整个雕塑群的最高点,显示出唐代鼎盛时期,华夏民族的强大国力和自信心,表现了唐代的强盛,安国定邦不可侵犯,决胜千里之外的气势。圆雕旁边的几组浮雕表现的是盛唐时期,民族融合的场。

6. 龙脉的传说

传说如下:

1. 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2. 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称之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3.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

4. 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

7. 什么叫大姓,什么叫小姓

说白了,就是按所姓比例区分的,大姓就是某个姓人比较多,小姓就是比较稀少 中国的19大姓是以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汉族人口的大姓,2004年排名如下: 1、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

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分布全国各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

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4、刘姓 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

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5、陈姓 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

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6、杨姓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7、赵姓 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黄姓 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

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10、吴姓 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11、徐姓 徐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1.73%,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一位。尤以河南、山东、浙江最多! 12、孙姓 孙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二位。

尤以福建、广东、湖南最多! 13、胡姓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

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14、朱姓 朱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6%,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四位。

尤以安徽、江苏、山东最多。 15、高姓 高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五位。

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16、林姓 林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六位。

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 17、何姓 何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位。

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18、郭姓 郭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

尤其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19、马姓 马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我国西北地区最为集中,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

8. 大姓的词典释义

⑴姓氏。

⑵指世家大族。《汉书·陈咸传》:“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新唐书·冯盎传》:“子寳,聘越大姓洗氏女为妻,遂为首领。” [宋]叶适《终论五》:“欲结合北方大姓、契丹遗种,相率响应以谋大功。”

⑶世界人口最多的五大姓氏,全球有8000万人以上的姓氏,如:王、李、张、刘、陈等。

⑷在某范围内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家族。

向左转|向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