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后世界上典型的污染事例和造成的后果有哪些?

希望哥哥姐姐们帮忙一下,把事件,国家,时间附上谢谢。

  20至40年代,随着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使用,出现了石油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石油污染的典型事例。
  “二战”后,整个地球仿佛开始加速运转: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堪称“人口爆炸”;工业化迅速推广到更多的地区;石油等燃料的生产和消费急剧增长;由于汽车的普及,洛杉矶型烟雾在世界许多大城市出现,危害逐年扩大;此外,大量石油通过远洋运输及海底石油开采逐年增加,使海洋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石油污染;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种新的污染源:原子能利用带来的放射性污染、农药生产和使用带来的有机氯化物污染。五六十年代,“八大公害事件”第一次将“环境、生态”等概念灌入人们的头脑,“绿色”第一次成为人们倍加珍惜的颜色。
  但是,逐渐兴起的民间环保运动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人们对财富、舒适的渴望,更阻挡不了世界迈向文明、发达的脚步。人们已习惯于享受工业文明的果实,习惯于陶醉在征服大自然的胜利之中,习惯于随心所欲地向环境索取和排放废弃物。于是,环境问题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区域性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20世纪人类和整个地球所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
  过去的100年,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世纪——100年间,世界人口增多了近4倍,工业生产增加了50倍以上,能源消耗增长了100多倍。但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我们为自己的“巧取豪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为迎接新世纪而欢呼的时候,我们尴尬地发现,自己将把十大环境问题带进21世纪:
  * 全球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资料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气温上升了0.6摄氏度。全球变暖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它气象灾害。
  * 臭氧层破坏: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太阳有害紫外线照射的臭氧层因遭受破坏日益稀薄。1985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这同氟里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1987年北极臭氧层也出现空洞。此后科学家发现在其它地区也有臭氧层变薄现象。
  * 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野生动物正在以每天一种的速度灭绝,植物的情况更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 酸雨蔓延: 1872年,英国一家科学杂志首次使用“酸雨”一词,本世纪80年代,“空中死神”酸雨成为全球性问题。酸雨使农作物减产、建筑物腐蚀、树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还会刺激人的皮肤,诱发皮肤病,引起肺水肿、肺硬化。

  由于持续干旱,印度的拉贾斯曼德湖300年来第一次干涸了。 印度儿童画《这是我们的未来吗?》表达了孩子们对地球前途的担忧。画中的五个“地球”火山爆发、森林尽毁、人满为患、浓烟滚滚、海洋肮脏不堪。
  * 森林锐减:资料表明,森林锐减主要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农业开垦、生产木材和用作燃料使全球森林平均每年消失4000平方公里。
  * 土地荒漠化: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变成荒漠,相当于一个斯里兰卡。亚太地区是荒漠化的“重灾区”,其中尤以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受荒漠化影响较重。
  * 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铅。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都与之有关,人体健康也受其影响。
  *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来源为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地表径流水。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全球每年因水污染导致10亿人患病,300多万儿童腹泻死亡。
  * 海洋污染: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了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藻类大量生长,赤潮频繁发生,近海鱼虾锐减。
  * 固体废物污染: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近100亿吨,处理的能力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固体废物大量侵占土地,严重污染空气和水体,传播疾病,危险废物还会诱发癌症。
  环境问题不是环境自己的问题,而与人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制造”的,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提出严重挑战。人们终于认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会长久的。环境的衰落,也就是人类文明的衰落。
  那么,怎样的生存才不至于毁掉我们的家园?
  生存还是毁灭?——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环境问题更迫在眉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6
流感。水污染,大量水土流失,树木开垦,多的是
20至40年代,随着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使用,出现了石油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石油污染的典型事例。
  “二战”后,整个地球仿佛开始加速运转: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堪称“人口爆炸”;工业化迅速推广到更多的地区;石油等燃料的生产和消费急剧增长;由于汽车的普及,洛杉矶型烟雾在世界许多大城市出现,危害逐年扩大;此外,大量石油通过远洋运输及海底石油开采逐年增加,使海洋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石油污染;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种新的污染源:原子能利用带来的放射性污染、农药生产和使用带来的有机氯化物污染。五六十年代,“八大公害事件”第一次将“环境、生态”等概念灌入人们的头脑,“绿色”第一次成为人们倍加珍惜的颜色。
  但是,逐渐兴起的民间环保运动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人们对财富、舒适的渴望,更阻挡不了世界迈向文明、发达的脚步。人们已习惯于享受工业文明的果实,习惯于陶醉在征服大自然的胜利之中,习惯于随心所欲地向环境索取和排放废弃物。于是,环境问题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区域性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20世纪人类和整个地球所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
  过去的100年,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世纪——100年间,世界人口增多了近4倍,工业生产增加了50倍以上,能源消耗增长了100多倍。但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我们为自己的“巧取豪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为迎接新世纪而欢呼的时候,我们尴尬地发现,自己将把十大环境问题带进21世纪:
  * 全球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资料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气温上升了0.6摄氏度。全球变暖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它气象灾害。
  * 臭氧层破坏: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太阳有害紫外线照射的臭氧层因遭受破坏日益稀薄。1985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这同氟里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1987年北极臭氧层也出现空洞。此后科学家发现在其它地区也有臭氧层变薄现象。
  * 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野生动物正在以每天一种的速度灭绝,植物的情况更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 酸雨蔓延: 1872年,英国一家科学杂志首次使用“酸雨”一词,本世纪80年代,“空中死神”酸雨成为全球性问题。酸雨使农作物减产、建筑物腐蚀、树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还会刺激人的皮肤,诱发皮肤病,引起肺水肿、肺硬化。

由于持续干旱,印度的拉贾斯曼德湖300年来第一次干涸了。 印度儿童画《这是我们的未来吗?》表达了孩子们对地球前途的担忧。画中的五个“地球”火山爆发、森林尽毁、人满为患、浓烟滚滚、海洋肮脏不堪。
  * 森林锐减:资料表明,森林锐减主要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农业开垦、生产木材和用作燃料使全球森林平均每年消失4000平方公里。
  * 土地荒漠化: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变成荒漠,相当于一个斯里兰卡。亚太地区是荒漠化的“重灾区”,其中尤以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受荒漠化影响较重。
  * 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铅。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都与之有关,人体健康也受其影响。
  *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来源为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地表径流水。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全球每年因水污染导致10亿人患病,300多万儿童腹泻死亡。
  * 海洋污染: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了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藻类大量生长,赤潮频繁发生,近海鱼虾锐减。
  * 固体废物污染: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近100亿吨,处理的能力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固体废物大量侵占土地,严重污染空气和水体,传播疾病,危险废物还会诱发癌症。
  环境问题不是环境自己的问题,而与人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制造”的,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提出严重挑战。人们终于认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会长久的。环境的衰落,也就是人类文明的衰落。
那么,怎样的生存才不至于毁掉我们的家园?
  生存还是毁灭?——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环境问题更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