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中,为何瑞德第三次出狱成功了?

如题所述

提到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不陌生,无数的观众在这部电影中获得了积极向上的人生力量,当然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这个亮点就是这部电影的神秘性。作为观众,咱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可能会想,剧情怎么发展。

瑞德

可是这部电影的结局你想到了吗?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电影的结局出人意料没有想到。电影中瑞德作为一个叙述者,他叙述了关于安迪的整个过程,可是咱们观众也知道,瑞德在肖申克监狱关押了很多年,他有好几次能够假释的时机,可都没有把握住。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瑞德是位充满热心,又很有才智的中年人。他和安迪是狱友,安迪入狱时瑞德现已服刑了20年。瑞德在和安迪的往来中,帮助安迪克服了绝望,重新树立起决心,安迪也使用20年来完成自己的方案。

“三顾茅庐”

瑞德是个杀人犯,至于他的违法过程在电影中并没有交待,可能由于打架斗殴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前两次瑞德请求假释都没有获得成功,第一次是瑞德服刑了20年的时候。他一再对假释官解说,说自己现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行,现已悔过自新了,可假释官就是不相信,于是假释的申清被驳回了。

第二次是在他服刑了30年时,瑞德愈加诚实地解说,自己现已改正自新了,结果仍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所以,当瑞德服刑近40年时,再一次请求假释时,他不再象曾经那样强调自己改正自新了,这次他有些愤慨,说话也毫不客气,这是瑞德和假释官员的对话。

官员:你现已服刑40年了,告诉我你改正了吗?瑞德:我想想看,我不大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官员:就是说你准备好重返社会了吗……瑞德:这个我懂,年轻人,但它对我只是一个虚词,是政客们发明的词,让你们年轻人穿上西服系上领带有活干,你想了解什么,是否懊悔违法吗?官员:你懊悔吗?

瑞德:我每天都在懊悔,但不是由于遭到赏罚才感到懊悔,回首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想给他讲道理,告诉他还有其他方法能够解决,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现在办不到了,由于那个孩子消失了,只剩下我一个垂老之躯。我得接受这个实际。改正自新?狗屁不通的名词,你盖章吧!别再浪费时间了,我跟你说句实话吧,我他妈早就不在乎了。

结果却出人意料,保释官居然同意了瑞德的请求,在请求表上盖了章。或许是瑞德的话触动了这位年轻的假释官,在与瑞德的对话中他能体会到瑞德讲的很真实,或许他对瑞德有几分尊重和几分猎奇,另外,由于官员还年轻,对自己的作业比较认真负责,不再象前两次遇见的,上了年纪的假释官那样慎重当心,只是例行公事而矣。

当瑞德假释出狱后,依照与安迪之前的约定,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和一部分钱。再之后瑞德顺畅出国,又赶往某地的一个小海岛,终于见到了越狱之后隐居在这里的安迪,两个朋友紧紧的拥抱到一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0
因为第三次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天下着大雨,他正好可以从那个地方逃出来,而且也没有很多人去注意。所以瑞德就成功出逃了。
第2个回答  2021-05-20
因为有了其他狱友的帮助,给他打了掩护,在加上他得到了狱长的信任,有机会和时间去挖洞,所以他第三次可以越狱成功。
第3个回答  2021-05-20

前两次假释失败是因为诺顿的干扰。因为瑞德知道诺顿的不少秘密,诺顿怕他出去乱说,所以假释没成功。同时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 管理人员看到他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麻木,只会说客套话(申请假释时),安迪出去的同时他也得到了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