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素养最内核的本质

如题所述

二、"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解读与实践

关于"社会参与"素养的描述是: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社会担当

可以看到,"社会参与"素养最内核的本质就是"社会责任感"。而这个社会责任感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观念,其二是行为。具体来说,体现为两个指标:观念层面叫做"责任担当",行为层面叫做"实践创新"。深入解读,我们要清楚地了解到,"社会参与"包含三大本质:价值观选择、实践育人和创造育人。要培养社会责任感,最首要的是要培植人的价值观。在我国,价值观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它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具体来说,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体系。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如何培养呢?关于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机制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教化论、学习论、互动论。教化论更多地强调"教"价值观;学习论更多地强调价值观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过目前占主流的、比较公认的是第三种,互动论。互动论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参与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社会参与

1.警惕价值观教育的虚伪性。以一堂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为例,课题是"干点家务活"。老师是这样上的: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让学生实现"乐做"、"会做",最后是"坚持做"。初看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挺好的,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深入思考下,我们就有疑问了。让孩子看一下动画片就说喜欢做家务,请问孩子是真想做还是假想做呢?有孩子说到要孝顺父母,所以做家务。请问,做家务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呢?后让孩子去坚持,他们能否坚持呢?是真坚持还是假坚持呢?这些问题深入推究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只把价值观的教育放在课堂上来做,而不链接家庭和社会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虚伪的可能。

2.倡导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定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我们有三个交叉和重叠之处,学校与家庭的重叠处主要是假日,因此我们主张发展"假日学习";在社会与学校之间,我们主张"服务学习";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我们主张"生活学习"。如此一来,学习领域丰富了,学习概念拓展了,"社会参与"素养的落实才有可能。

3.大力发展创造式学习。所谓创造式学习,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要变革学习方式,要整合课程,最后是创新文化。当前,比较流行的STEM课程、项目式学习等等,都是一种创造式学习。其共同的特征是主张"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而不是被动接受和传承已有的文化。"我们相信,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属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

社会责任与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教育部颁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内容。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

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并不神秘,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都在探索和完善这一要求。打开每一位老师的任何一课的具体教案,其中第一项都是教学目的:简明扼要的说明本节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都会包含知识掌握目标,知识迁移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其实教学过程中只要达到了教学目的,就契合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要求。

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贯彻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突出的是学生品行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完善!起初的素质教育,我们忽略了核心素养教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只是过分关注了科学文化知识课堂的核心素养,当然这也是中考和高考“指挥棒”作用的不良后果,随着《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正式颁布和落实,人们进一步清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实质,学校教育必将把素质教育落实的更加到位。

学生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突出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同时,更强调“短板”培育。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长,都过度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科目的考试成绩和考试分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全面发展的理念,并且通过中考和高考改革,把学生的身心体质与艺术修养作为升学的主要考核目标。例如中考就把体育考核成绩,提升到和语数外同等的重要性地位;高考选拔中则更加重视学生身心素质和艺术修养的综合考量,目的就是引领全社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突出学生阶段全面教育的同时,更强调终身可持续性教育发展。随着国家新考试改革制度的逐渐浮出水面,人们愈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机制,既要强调“横向”的全面发展,更要强调“纵向”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个纵向的可持续性发展,包含了两层意思在里面:其一是一以贯之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当成人生第一需要,并且使学习有不竭的动力源泉;其二是不断深入探索的精神,尤其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让学生能够保持更加旺盛的兴趣,持续不断的探索研究。

总而言之,笔者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理解就是素质教育的中心:修养良好、知识渊博、能力出众,同时能够永葆学习动力,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着持续深入的探索精神,其方向就是努力造就更多中国未来的“杰出人才”和“大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4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第3个回答  2020-11-14
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

有人认为,“核心素养”一词可有可无,因为核心素养只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概念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唯一的不同是,“核心素养”的表述好像更为时髦、更有国际范儿、更能吸引眼球,但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

把核心素养等同于全面素养,显然是错误的。从词义上看,核心素养必须是“核心”的素养,核心素养之外,还应该有“非核心素养”。否则,所有的素养放在一起,就不是“核心”的素养了。核心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而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从此意义上讲,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的“聚焦版”。

第二,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

在以人为本的权利时代,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发展的需要,为个体过上成功的生活做准备。但是,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这些指标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适应21世纪的挑战。

从这个意义上看,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社会,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

学生生存与发展,需要多种素养。但是,面对21世纪的挑战,这些素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平列并重的。需要有优先顺序。这些优先选项是什么呢?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合作能力、社会责任、交流技能等排在前列,这些素养事关个体能否更好应对21世纪的挑战,
第4个回答  2020-11-1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社会参与素养当中最内核的一种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