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生的五次信息革命对信息传输产生的影响

人类社会发生的五次信息革命对信息传输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这是大学军事理论公修课试卷上的一道思考题,所以复制一大篇应该是没有必要的,字数应该不要太多,不过需要质量)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应用。11世纪毕升发发明活字印刷术。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到90年代初期,美国每年应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人一年的工作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在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建信息高速公路之际,全世界拥有4亿台计算机和10亿部电话(1994年初),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仍不畅通。美国计划在10-15年内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用以把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家庭的计算机联网。用90年代计算机网络传输33卷《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需要13小时,而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只需4.7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4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回顾过去几千年,人类社会的进步很程度上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住房、道路、农田水利、工厂等等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回顾20世纪,他们一定会注意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球基础设施的兴建。   
1993初,美国新总统克林顿上台后不久就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授权成立了“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小组”,由商务部长罗恩·布朗领导,副总统戈尔、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劳拉·泰森以及一批经济、法律、技术专家和电信工业界代表组成。特别小组的核心成员每星期都在白宫聚会讨论。   
美国政府制定“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基于5项原则:其一,鼓励私人企业增加投资;其二,促进并保护私人企业间的竞争;其三,公众都有机会获得服务;其四,避免在信息拥有方面出现“贫富不均”现象;其五,维护技术设计上的灵活性。   
半年后日本政府也决定建立全国超高速信息网。1994年2月16日,欧洲委员会宣布将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新加坡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已完成。这些情况说明,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拉开序幕。   
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到90年代初期,美国每年应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人一年的工作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在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建信息高速公路之际,全世界拥有4亿台计算机和10亿部电话(1994年初),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仍不畅通。美国计划在10-15年内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用以把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家庭的计算机联网。用90年代计算机网络传输33卷《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需要13小时,而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只需4.7秒。   
“信息高速公路”掀起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特征是网络化、多媒体化。“信息高速公路”能传递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其服务范围包括教育、卫生、娱乐、商业、金融和科研等,并将采取双向交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