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利策与赫斯特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进步进行比较分析

外国新闻史,大一下学期内容

普利策是美国新闻史上一个颇具争议、毁誉参半的人物。赞扬者奖者认为他是新闻界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他是美国现代报业奠基人,他是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所创建办的《纽约世界报》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他捐款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由他设立的普利策奖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贬低者则认为他是低俗新闻的始作俑者。
普利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一般人看来是充满矛盾的,这种矛盾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来自作为报人和报业老板的角色冲突。然而,当我们实际的考察了普利策当时所处的历史社会条件,他的这种矛盾是可以得到解释和理解的,而且是和他当时处在急剧变动中的美国社会相适应的。普利策作为当时杰出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他的新闻思想,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美国报业的历史,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现在进行的市场化报业改革寻求一点启示。

一、普利策生平简介

约瑟夫?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小康家庭,受过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1864年美国内战期间,应募加入联邦军,成为林肯骑兵部队中的一名战士。退役后做过各种杂工,工余时自学英语、法律、新闻写作。1867年加入美国国籍。1868年被德文报纸《西部邮报》聘为记者,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878年12月9日,普利策以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电讯报》。3天之后,他将《电讯报》与当地的《邮报》合并,改名《邮讯报》。1883年5月9日,普利策以34.6万美元买下了纽约《世界报》,获得巨大成功。该报1887年初销量超过25万份,1893年资产超过1000万美元,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刊的主体。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决定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2年开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该奖后成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二、普利策的新闻思想和办报方针

普利策在创造"新式新闻事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新闻嗅觉,使他能够用独到的方式去适应并发展他那个时代的出版思想和技术,去实现他热切的愿望:作为一家拥有一流编辑部和复杂机构的现代化大报的创办人,无可争议地得到社会的承认。在这方面,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但仅此一项还不足以使他在同行中赢得最能干、最值得尊敬的美国主编的声誉。他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一份报纸的作用,特别是对发挥社论的领导作用所抱有的崇高理念,以及使这种理念在他所办的报纸中付诸实现的方法。
普利策新闻思想和办报理念,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超党派意识;在新闻报道方面,他主张以生动的方式报道重大新闻,以满足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并以煽情主义的新闻内容和版面来适应社会趋势。

1、社会责任感

在《世界报》创刊时发表的宣言中,普利策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们这个日益繁荣的大城市里,需要这样一种日报。这份报纸不仅售价低廉,而且内容丰富;不仅内容丰富,篇幅浩大,而且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致力于人民的事业,而不为有钱有势者谋利益。它将多登新世界的报道,少登旧世界的报道。它将揭露一切诡骗和无耻,抨击一切社会罪恶和弊端。它将以真挚诚恳的态度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1)

三、对普利策的新闻思想和办报方针的评价

普利策新闻活动的年代是美国社会大发展、大变动的年代。南北战争后,开始的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全国大片丰富自然资源的迅速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才能以及政治文化的进步,所有这一切都为一个新兴世界大国的未来提供了保证。考察美国当时的历史社会条件,对于普利策新闻思想和办报方针的评价,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叙述:

1、报人的角色

自从工业革命改变了美国社会性质以来,无数的美国有识之士为使美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找到确切的答案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些问题包括:美国在世界上将怎样行事?它将保持多大程度的民主?在不受限制的经济个人主义和为社会主义而进行改革这两种主张之间能否保持一定的平衡?社会进步的成果能否通过改善生活条件、增加受教育和文化熏陶的机会、提高健康水平和确保个人安全等形式为全民大众所共享?政府能否关心人民的福利?在进行必要的前进或后退的调整中,报纸将发展怎样的作用?为人民争夺更大权力的强烈政治运动发展起来了。社会科学家努力传授知识,使人们在做出明智的社会和政治决策时有所依据。许多改革者、鼓动者、政治领袖和作家都呼吁要唤起民众的社会良知。所有这一切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产生了影响。

除此之外,工业革命也引起国内很多的问题:托拉斯的产生,经济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财富分配极不公正,工人和农民收入不足,非技术工人、女工和移民仍然是经济制度的受害者,移民问题,以及政界和企业界的腐败和弊端,。在许多美国人看来,国家的富强虽然反映了全体人民生活的基本进步,但是从这种富强中得到好处的,主要还是侵占了多数人的自由的少数掠夺者。

而这一阶段,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在为形成舆论和实现人民的意愿进行的斗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有觉悟的新闻工作者加入了与经济垄断、市政当局腐败的斗争中来。在这些时起时伏的斗争中,1900年以后是非常关键的,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掏粪运动"或者"揭丑运动"。

作为进步的报人,普利策的新闻思想显然是受到当时这种社会改革精神的影响的。作为一名移民,普利策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就非常同情和关心被压迫的穷人,对移民问题等社会问题非常敏感。从创办《邮讯报》开始,就鼓吹坚决的社会改革。而在"掏粪运动"盛行时,《世界报》无论在地方性问题上,还是在全国性问题上,独立和社会改革精神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因此,可以说,普利策新闻思想中社会责任的理念只是当时社会精神的杰出代表而已。

2、企业家的角色

随着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便士报的兴起,美国摆脱了政党报刊时期,进入了大众报业时期,从此商业化的私营媒体成为美国新闻媒体的主流,报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同时由于新闻采集、编辑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印刷业的革命、照相制版的出现、广告的发展、新杂志的出现等等,报纸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3、角色冲突

正如施拉姆所言:"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站在为公众提供普及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众传播是一个学校,但是,站在为投资者赚钱的目的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企业,任何传播媒介的负责人,受这种双重性格的影响,一方面要尽校长之职,另一方面要尽经理之职,这两种职务有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7)可以看出来,作为商业性报纸的老板与具有社会改革精神的进步报人的双重身份使普利策无法逃避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矛盾。他试图调和这种矛盾,他利用趣味性、刺激性去推销他的报纸,又用教育性让他的报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人情味报道和煽情故事是争得高发行量所必需的。在发行量扩大之后,可以通过吸引读者关注社论栏和公共事务的新闻报道,来营造健康的公共舆论。

但是应该说,在普利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普利策所处的位置,与其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普利策在调和这种矛盾中做出了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