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有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肠道吸收钙、磷减少,造成骨骼和牙齿的矿物质异常。婴儿缺乏维生素D将引起佝偻病;成人,尤其是孕妇、乳母和老人,缺乏维生素D可使已经成熟的骨骼脱钙而发生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缺乏时,由于骨骼不能正常钙化,易引起骨骼变软和弯曲变形,如幼儿刚学会走路时,身体重量使下肢骨弯曲,形成"X"或"O"形腿。胸骨外凸("鸡胸"),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形成"肋骨串珠"。囟门闭合延迟、骨盆变窄和脊柱弯曲等。

/iknow-pic.cdn.bcebos.com/aec379310a55b3196509e9424ca98226cffc171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ec379310a55b3196509e9424ca98226cffc171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ec379310a55b3196509e9424ca98226cffc1710"/>

扩展资料

主要作用如下:

1、维持血液钙和磷稳定。当血钙水平降低时促进钙在人体内的重吸收,当血钙水平升高时增加钙磷经尿排出。

2、促使骨、软骨及牙齿的矿化。维生素D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增加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促使骨软骨及牙齿的矿化,并不断更新以维持正常生长,预防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软化症。

3、促进小肠对进食的钙质的吸收。钙结合蛋白在小肠促进钙的吸收,其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调节基因转录,调节免疫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lxjk.people.cn/n1/2018/0411/c404177-29918607.html"target="_blank"title="人们网-缺乏维生素D会诱发佝偻病?科学补充维生素D应该这样做">人们网-缺乏维生素D会诱发佝偻病?科学补充维生素D应该这样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0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肠道吸收钙、磷减少,造成骨骼和牙齿的矿物质异常。婴儿缺乏维生素D将引起佝偻病;成人,尤其是孕妇、乳母和老人,缺乏维生素D可使已经成熟的骨骼脱钙而发生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缺乏时,由于骨骼不能正常钙化,易引起骨骼变软和弯曲变形,如幼儿刚学会走路时,身体重量使下肢骨弯曲,形成"X"或"O"形腿。胸骨外凸("鸡胸"),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形成"肋骨串珠"。囟门闭合延迟、骨盆变窄和脊柱弯曲等。

扩展资料

主要作用如下:

1、维持血液钙和磷稳定。当血钙水平降低时促进钙在人体内的重吸收,当血钙水平升高时增加钙磷经尿排出。

2、促使骨、软骨及牙齿的矿化。维生素D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增加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促使骨软骨及牙齿的矿化,并不断更新以维持正常生长,预防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软化症。

3、促进小肠对进食的钙质的吸收。钙结合蛋白在小肠促进钙的吸收,其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调节基因转录,调节免疫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人们网-缺乏维生素D会诱发佝偻病?科学补充维生素D应该这样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8
维生素D缺乏主要表现为佝偻病与骨软化症,前者常见于儿童,后者发生于成人和孕产妇。这是因为维生素D能调控钙、磷代谢,增加机体对下磷的利用,促进骨的正常生长。当缺乏维生素D时,钙、磷代谢紊乱,使骨内钙质移入血中,骨质疏松,骨骼变形,产生异常症状。 婴幼儿患佝偻病初期,常因血钙降低引起神经兴奋性增高,多以精神症状为主,患儿烦躁、夜惊、多汗、头部常在枕上转动摩擦形成“枕秃”,肌肉韧带松驰无力,腹肌软弱、肝脾肿大、腹部鼓起形成“蛙腹”。
食欲不振,易腹泻或便秘,可有贫血,抵抗力降低。缺钙继续加重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骼方面发生很大变化:患婴颅骨软化(乒乓头);进而头骨隆起呈方形(方颅);前囟门闭合延迟(18个月尚未闭合);肋骨与肋软骨衔接处有珠状突起(肋串珠)。胸骨前凸或内陷形成“鸡胸”或“漏斗胸”。手腕处钝圆形隆起(“手镯”)。下肢内弯或外弯,形成“O”形或“X”形。由于骨质疏松,肌肉无力,脊柱不能承担本身重量而形成驼背或侧弯,重症患儿学步时尚可见到行如鸭步。 由于钙磷代谢失调,患儿的牙齿发育也迟滞,恒齿稀疏、凹陷、带沟,结果容易发生龋齿。
成人(特别是孕妇、乳母)摄入维生素D太少,或完全不吃脂肪,不晒太阳等,可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质软化症。初时腰部、腿部骨疼,时好时坏,逐渐加重至不能行走。严重时骨骼脱钙,骨质疏松(特别是盆骨、胸骨和四肢骨骼)。下肢弯曲,可能发生自发性骨折。骨盆发生特异性变形,骶骨突出,进口处狭窄且不对称,引起孕妇难产。
如果母体缺乏维生素D,还可影响到胎儿。
胎儿因钙质供应不足进而发育不良。 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产生其他异常症状。比如当母乳中维生素D和钙不足,婴儿可由于低血钙而发生手足搐搦或惊厥等症状。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会受影响。
缺乏维生素D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还有可能发生于老年人。
联邦德国等五届骨骼学协会年会上的德国医学专家指出,一些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造成的,养老院里的老年人若营养供应不足更容易受到危害。
维生素D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维生素,它可由皮肤内的维生素D原经阳光照射而产生。因而,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有效方法是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骨骼发育异常的表现是缺钙,但是单纯补钙片之类不能预防佝偻病。
医学起家指出,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因此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效果。
维生素D中毒症可有无力、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查体时可见指甲下面、眼内及皮肤上散布有浅黄色沉积物。也可出现头痛、多尿烦渴、心率快,血清钙、 磷含量增高,引起软组织钙化,肾、心肺、大血管等也会受到影响。如肾有可能因此而产生肾结石,结石阻塞肾小管可引起继友性肾水肿,常发展为肾病,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小儿维生素D过量及中毒的早期表现有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烦躁易惊,便秘腹泻,低热多汗,恶心呕吐,口渴尿频。严重者可有生长发育迟缓、高血压、高热、脱水、癫痫发作等,甚至有的小儿因高血钙及肾功能衰退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钙、尿钙增加,尿蛋白增加,尿密度低而且固定。骨质过度钙化,骨皮质增厚,甚至骨质溶解。全身X线摄片显示在肾、脑、肺、胰腺等脏器有异位钙化灶。 由于维生素D的特殊调节作用,专家认为,严格地说,维生素D是一种激素前期物,千万不要过多地服用或注射,以免发生中毒症状。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维生素D最主要的是和钙的代谢有关。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以及痢疾腹泻。   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通过添加合适的维生素D和镁可以有效的提高钙离子的吸收度。除此以外,维生素D还被用于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机率,对免疫系统也有增强作用。   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维生素D的前体(生成维生素D的原料)存在于皮肤中,当阳光直射时会发生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3,D3分子被运送到肝脏并且转化为维生素D的另一种形式25位单脱氧胆固醇,这种形式的效用更大。然后25位单脱氧胆固醇又被转运到肾形矿脉并在那里被转化为1,25位二羟胆钙化(甾)醇,这种形式是维生素D最有效的状态。然后维生素D将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血钙素协同作用来平衡血液中钙离子和磷的含量,特别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维生素D不应该用于血钙过高的病人,或者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偏高的人。另外对患有肾结石和动脉硬化的病人来说也必须小心使用,因为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他们的甲状旁腺疾病,削弱肾功能甚至引起心脏疾病。   皮质类固醇对维生素D的作用有抵消作用。消胆胺和矿物油会抑制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所以应该避免一起食用。苯妥英钠和安眠药可能增加维生素D的效果而降低血压。缺乏维生素D最典型的会引起少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病。其它的典型症状还包括肌肉萎缩,痢疾腹泻,失眠,紧张等等。居住在地球南北极的人和一些常年室内工作的人往往无法自身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还有一些疾病也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比如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等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4-15
维生素 D 作用于骨矿物质代谢系统,它的功能首先被确认为可以治疗佝偻病。现在维生素 D 被认为是一种能维护身体健康的多功能激素原。
维生素 D(维生素 D3,D2 和代谢物)在肝脏中转换成 25-羟基维生素 D。血清或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是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好指标。
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据认为,心脏病、佝偻病、骨质疏松、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 D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