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方言谚语有哪些啊?

暑假作业有用哦~

鸭卜管鹅。

  [注]卜管:想要管。

  [解]鸭子想要管束大白鹅。比喻小的要指挥大的,不自量力。

  牛囝(亻不)别虎。

  [注](1)牛囝:小牛、牛犊。(2)(亻不)别:不认识。

  [解]比喻年轻人不知危险,无所畏惧。

  牛囝勿曾桊鼻。

  [注](1)牛囝:牛犊。(2)勿曾:方言字,“未曾”的合音。 (3)桊鼻:穿鼻环。

  [解]比喻年轻未经挫折,不晓得厉害。

  半目睁,半目瞌。

  [注]瞌:闭上眼睛。

  [解]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义。比喻看到了但不想认真去计较、干涉。

  龟笑团鱼无毛。

  [注]团鱼:鳖。

  [解]比喻缺少自知之明,五十步笑百步。

  新粪池,好拉屎。

  [注]粪池:厕所

  [解]比喻抢先使用新工具,图新鲜。

  乞食身,皇帝嘴。

  [注]乞食:乞丐。

  [解]出莆仙戏《丁花春》(后改编为《状元与乞丐》)。“乞食身,皇帝嘴”就是剧中讥讽当乞丐的阿毜的道白。比喻生活穷困的人却还要挑食。

  酱虾起无浪。

  [注](1)酱虾:海里一种很小的虾。(2)起:掀起。

  [解]比喻小人物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庐鼠走铁钉店去讨食。

  [注](1)庐鼠:老鼠。(2)走:跑。(3)讨:找。

  [解]比喻讨生活选错了地方。

  三斤半鸡母,复是惊老鹞。

  [注](1)鸡母:母鸡。(2)复:还。(3)老鹞:老鹰。

  [解]比喻外表虽硕大,但本质还是懦弱。

  猛虎不敌地头蛇。

  [解]古人有“恶龙不斗地头蛇”之谚,不知道怎么到莆仙却变成了虎蛇相配。喻指外地人再强大也斗不过当地势力。

  猪母见糟笃醉。

  [注](1)猪母:母猪。(2)笃:借音字,就。

  [解]一看见某物就迷上了。多喻好色之徒。

  庐鼠尾再揪亦无血。

  [注](1)庐鼠:老鼠。(2)揪:借用字,扯、拉。

  [解]比喻榨不出什么油水。

  鸭母听雷公。

  [注](1)鸭母:鸭子统称。(2)雷公:指雷声。

  [解]比喻听不出所以然,一无所获。

  乌贼死,嘴复卜硬。

  [注]复卜:借音词,还要。

  [解]比喻明摆的既成事实,还要狡辩。仙游说成“鸭母死嘴复卜硬”,喻意同。

  鸡嘴捏做鸭嘴。

  [解]比喻硬要歪曲事实。

  鸡敖揣米。

  [注](1)? :瘦:(2)敖:善于。(3)揣:装,此指吃。

  [解]还有一句类似的贬义谚语为“? 狗会食屎”。讽喻瘦子还特别能吃。

  猪母游四城门。

  [注](1)猪母:母猪。(2)四城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解]谚语可能由“太子游四城门”讹变来。佛典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于19岁时骑白马游观东西南北四城门,遇见生、老、病、死四大苦难,乃心生厌离,于是毅然抛弃富贵与权势,出家追寻出苦之道。莆仙戏中有《太子游四门》名曲。比喻无所事事,四处游荡。

  鸡母屎会做咧药。

  [注](1)鸡母:母鸡。(2)咧:助词。

  [解]比喻再没用的东西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灶厨下笑贺老妈。

  [注](1)灶厨下:灶门下堆柴火的地方。(2)笑贺:借音词,夸奖。(3)老妈:老婆。

  [解]比喻在家里夸奖自家人,自吹自擂。

  好心乞雷拍。

  [注](1)乞:被。(2)拍:打。

  [解]比喻好心没好报,老天无眼,颠倒善恶报应。

  顶半冥肖鸡,下半冥肖鸭。

  [注](1)顶半冥:上半夜。(2)肖:属。(3)下半冥:下半夜。

  [解]十二生肖中并没有“鸭”,这里是一种戏谑说法。比喻立场不坚定,改变主意太快。

  用钱买炮倩侬放。

  [注]倩侬:雇人家。

  [解]比喻请别人替自己花钱。不过虽然是请别人放了鞭炮,但鞭炮声毕竟大家都听到了,还不是真正当冤大头。

  做好无赏,拍破有赔。

  [注](1)拍破:打破。(2)有赔:要赔偿。

  [解]比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亻不)成狗(亻不)成猫子。

  [注](1)亻不成:不像。(2)猫子:猫。

  [解]比喻非驴非马,不成样子。

  勿曾生囝,先号名。

  [注](1)勿曾:“未曾”的合音。(2)囝:孩子。(3)号名:起名字。

  [解]比喻操之过急,未有成绩,就想庆功。传说源于仙游王举人九鲤湖祈梦得子故事。

临上轿,卜缠骨交。

  [注](1)卜:要,想要。(2)缠骨交:裹脚,缠足。

  [解]比喻事到临头才急着张罗,即临阵磨枪之意。旧时女子必须缠足,否则难以嫁出。此陋习早已废除,而谚语未改。

  善有善报。(台胞作“好心有好报”)。“从头到尾”。(事情始末。台胞有“从头到尾一无所知”之说)宝贝儿子。(1、指最爱的那个儿子;2、有生理缺陷的子女)米煮成饭。(多作“生米已煮成熟饭”)

  庙门外旗杆。(1、光棍一条;2、未成家的大龄人或流浪汉)贼去关后门。(“亡羊补牢”。福州市“贼去了关门”。)一“症”无一“症”。(“症”,指手工工艺或工作能力。福州作‘一症’,都‘八’(不懂)”。)有钱讲有话。(福州作“有钱讲话响当当”。)鸡蛋碰石头。(福州作“鸡蛋往石头上碰”。)心正不怕邪。(一作“人正影不斜”;又:“脚正不怕鞋歪”;又:“身正不怕影子斜”。)女大十八变。(生理常识。福州也有这句俗语)

  饲老鼠咬布袋。(福州也有这句俗语)半目开,半目“合”。(“合”,念近“惠”音。假作湖涂。一作“开一眼,闭一眼”。)三更富,四更穷。(多指赌徒的赢输无常。一作“三更穷,四更富”。)程咬金三各(下)斧。(讥人的武功后劲不济。延伸为俗语。)鸡嘴捏做鸭嘴。(有理说不清。常见的方言俗语。)狗改不了吃屎。(动物习性。影视剧《狼毒花》中也有这句戏白。)

  孔子庙前卖文章。鲁班门前弄斧头。关公面前使大刀。(以上三句是常见的俗语。喻不自量力)三分娘子七分装。(福州作“三分人样七分装。)斧头打凿凿打柴(一层层施加压力。福州也有这句俗语)。老虎虽毒(心)不吃儿(虎仔)。(福州作“老虎虽坏不咬囝”。)白发人送黑发人。(指老人为早逝的儿孙“送老”。《狼毒花》中也有这句戏白。)

  持灯拄杖落(下)天井。(喻胆子太小,过于小心,反而事生意外。福州作“骑马连拄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办不到。福州作“癞蛤蟆配天鹅”配不上。)一人想(办法),不如二人想(办法)。(集思广益。)鸟吓食肉,白吓受罪。(“替罪羊”。福州作“鸟犬偷吃,白犬受罪”。)一文钱掰做两半花。(“一文钱”,即一个铜板。铜板,莆俗叫“铜片”。喻勤俭治家。一作“一个铜板掰做两半花”。)过桥拆桥,船过水花。(喻忘恩背义。福州有“过桥扔拐(杖)”、“船过水无痕”的俗语。)一千赊不如八百现。(欠账一千元,不如现金八百元。福州也有这句俗语。)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必报。常作“受人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是常见的俗语。还有一处作“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倒是少见的。)

  一朵鲜花插在牛屎堆上。(“牛屎堆”,一作“狗屎堆”。)家有万金,不如手艺随身。(一作“富有万金,不如一艺随身。)一个担柴卖,一个买柴烧。(愿买愿卖。)死人死“远远”,(“远”,念“会”音。)生人要吃“饭”。(“饭”,念“倍”音。福州作“死的去远远,生的要吃饭”。)

  沟面虽宽,船头也会相撞。(福州作“江中虽大,船头也会相碰”)一百钱要使,一分钱要俭。(当用则用,福州也有这个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仔。(弱肉强食。“虾仔”一写为“虾米”。)

  上半“暝”(夜)肖鸡,下半“暝”(夜)肖鸭。(反复无常。福州也有这句俗语)

白天不作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作“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叩门”。又:“日前未作亏心事,半夜叩门不吃惊”。福州作:“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开门心不惊。”又:“平日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见《增广贤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