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使命感存在的不足历史使命感不强

如题所述

关于历史使命感存在的不足,历史使命感不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任何社会的教育或者教化都是为了塑造其所需要的人才。
2、我国力倡素质教育也是为了这一目的。
3、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会大学生学会做人。
4、学会做人有着多方面的要求,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5、可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表现出淡化的倾向,这与社会生活要求人们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背道而驰。
6、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
7、一、当代大学生凸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
8、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的理想,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
9、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不可及,而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实惠的。
10、因而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进而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
11、从本质上看,这些大学生是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感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12、2、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13、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
1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
15、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
16、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17、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功利倾向还表现在,对将来能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能力加倍学习训练。
18、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则敷衍抑制。
19、3、盲目的自我膨胀和实际的自卑意识。
20、一方面,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无论是对自己的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估计过高,超出了实际水平。
21、另一方面,又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22、一旦触及到具体问题,又转化成抱怨环境、无所作为的自卑意识。
23、这些大学生同样是对自己所负的社会责任感激历史使命感缺乏正确认识。
24、4、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
25、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6、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
27、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
28、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是,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29、有些大学生对那些不关己的事,采取回避、冷漠的态度,完全忽视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0、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的原因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淡漠甚至缺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当代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潮的影响。
31、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异己"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使部分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
32、于是,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
33、2、独生子女的优势性,使大学生对自我过分关注。
34、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父母对于女的过分溺爱,使这一代人缺乏生活的磨练。
35、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意志显得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差;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
36、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弱。
37、3、中国教育历来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而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视似嫌不足。
38、我们过去德育工作的失误和失范,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方面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为祖国、为社会而读书,经常要求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
39、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责任要求过于理想化、成人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是对学校德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
40、在学生应当与可能承担的责任中,我们习惯于以成人视野中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标准使强加于学生身上的责任理想化,却不尊重主体性人格,全面拒斥着、阻抑着青少年那些常常被成人称之为"调皮"、"捣乱"、"不听话"、"别出心裁"等等的行为,结果要么是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心灵受伤害,要么是毫无责任感可言;假大空的责任要求往往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能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真空状态。
41、三、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强化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
42、"这就是说,教育也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43、教育的这种社会责任是由教育主体对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的塑造、培养来完成的。
44、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
45、"首先,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就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46、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
47、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就此而言,"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48、如果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发生。
49、其次,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就应该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50、"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51、"可是,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多元社会里,由于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等的多样化,人们(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的意义系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人们在精神上困惑、迷惘,其精神家园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
52、这种情况决定了"改变精神价值观念是使现代社会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
53、"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导向,以便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54、同时,高等教育对于禁止什么、提倡什么要有明确的态度,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应当予以揭露和反对,让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反对消极腐败现象是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55、再次,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就应该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56、有些大学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就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认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
57、其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的。
58、没有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即没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生产关系的完善,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个人价值的实现。
59、可以这样说,社会整体利益的内容如何,个人利益的内容也就如何;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到何种程度,个人价值也就实现到何种程度。
60、这就意味着,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个人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流"。
61、个人价值要实现,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在于每个人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62、因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63、"大学生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就会自愿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64、最后,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就应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65、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其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否定和推卸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则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66、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并不都是很高的,有的教师在强调知识的学习、才能的培养对大学生多么有利时却不肯定知识和才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有的教师则公然宣扬大学生只要能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妄想去改造社会。
67、针对如此令人堪忧的现状,高校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68、因为"教师是社会的代理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
69、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
70、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
71、"只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学生来。
72、现代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仅要求学生的人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核问题等,都要求人们具有群体意识甚至全球意识。
73、总之,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符合:有正常的心态、健全的人格、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74、2、对人类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并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75、3、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
76、4、健康的体魄。
77、最后,我愿意以宋代理学家张载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8、这几句话概括了古往今来一切知识分子的抱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忘先贤们的教诲,以一种伟大的胸怀去融汇人类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