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有哪些习性呢?

如题所述

螳螂的习性如下

1、食性

螳螂是食肉性昆虫,平时吃蝗虫、苍蝇、蚊子、蝶、蛾等害虫,所以,它是有益的昆虫。

2、交配

秋天,是螳螂婚配的良辰吉日,但交配以后,雌螳螂往往因饥饿要将雄螳螂吃掉,以便她能产生饱满的 卵,培育出健壮的后代。

3、繁殖

每只雌螳螂可 产4至5个卵鞘,卵鞘多粘附在树枝、 树皮或石块上,第二年夏天孵化,经蜕 皮3至12次后,才变为成虫。

4、趋光性

在夏季,城市的路灯下,经常能见到螳螂,因为螳螂具有趋光性。

5、蜕皮

螳螂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

扩展资料

关于螳螂“性食同类”行为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斧螳、刀螳、薄翅螳这些大型、强壮又凶悍的螳螂上。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们比较常见,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它们吃掉配偶的几率相对较高。

薄翅螳和中华大刀螳是两种分布广泛的大型螳螂,不但广布欧亚大陆,而且还被美国人当做天敌昆虫引进了北美-网上流传的螳螂吃蜂鸟视频大都是这两种螳螂在美国干的好事。

由于它们的雌性性格暴烈,个个都是野蛮女友,因此雄性殒命的几率自然也就更高。薄翅螳在野外吃掉配偶的几率大约是31%,而中华大刀螳雄性个体在野外交配中丧命的几率是17%。可以看出,就算面对最危险的攻略对象,自然状况下,雄性大部分时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螳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