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公婆相处

如题所述

与公婆相处,有些时候别太认真,毕竟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人。

儿媳妇与公婆,大家都是成年人,因为一个男人,要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相处融洽,实属难得,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水火不容,也是常见,相互指责变仇人亦可能。

磕磕碰碰,客客气气,大部分人的常态。

虽叫一声爸妈,终究不是父母,

收起闺女的脾气,闺女的脾气只能给你尊贵的亲生父母大人。

与公婆相处之道一些心得,仅此个人实际情况和观点。

1 .别太认真,别说狠话,不做软事。该给钱就给钱,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何必欠人情
公婆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没有血缘关系,你和公婆就像半路的室友。

做女儿的脾气暂时收一收,你做闺女的脾气,就留给你尊贵的亲生父母大人。

但也别一味的懦弱。有自己的立场,别说狠话,不做软事。

朋友小薛结婚后发现家公是很吝啬且啰嗦的,怎么吝啬呢?夏天很热也不要开风扇,朋友小薛房间装空调,她家公一有机会就劝:空调病/感冒/节约啊......,最后朋友无奈,直接掏钱,对她家公说:“老爸老妈,这是2000块,我这个月的电费、生活费、水费。水电费麻烦你帮我交一下,我不是啃老,以后我回来住,我每个月都会给钱的,包括小孩的费用。”

钱,放在公婆房间的桌子上。

公婆嘴上说不收,但是实际上收的很爽快,第二天对朋友小薛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钱才是最好的关系调节剂。

既然没有血缘关系,本来就不是亲生女儿,何必纠结公婆是否能够待你如他儿子?

钱能解决的问题,为何要投入太多感情,客客气气就行,平顺相处就行。

如有一日,

在婆家,媳妇给钱最合适。在娘家,姑爷给钱最合适。

2.婆家的事永远不要冲在你老公前面
娶了媳妇,就是为了侍奉公婆。孝顺公婆?

你老公做不到的事情,千万别冲在你老公前面。否则里外不是人,错的永远是你。

公婆生病,儿子逃避,对自己的老婆说:老板要求团建去打球。

你带着公婆去医院,回家还要带娃,感觉筋疲力尽。

稍微不如意,公婆指责你照顾不周。

何必呢?

你大可直接对你老公说:团建和你父母的病,哪个轻重,你自己选择。

你因为打球不带自己父母去看病,我带娃忙,我也不去。

你作为他们的亲儿子,不孝顺,要求我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孝顺,太可耻了。

最后,让你老公为他自己的行为兜底,别操心。

3.捧他们
有个词叫“捧杀”。

《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

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捧”不是“跪舔”。

该夸他们的时候就夸他们,给他们出风头的时候就给他们出风头,有些功劳不要和他们抢。

这不就是职场上对待领带的法则?哈哈哈哈,至少我是这样做的。

“捧杀”不是“言语刺激”。

家公经常说:你看宝宝回家住着几个月,脸色好多了,你们在xx(某座城市)肯定没有那么好。

我的回复:是是是,爷爷说的对,那么接下来辛苦爸爸带xx(小孩名字),这样我们就年轻人就去挣钱。爷爷奶奶真是辛苦了。

这样说的结果是:所有带娃的辛苦事,都有他们来做,你乐的轻松。

作为媳妇,何必要跟公婆相互比较谁对谁错(日常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况另外说),给足公婆面子。他们开心,对你的小孩会更好。

你要做的事: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自己变得更好。

婆婆事一个乡下农夫,很淳朴,心肠很好。

一心做农活,一直没有用过手机,媳妇给婆婆买了一部手机,一个小包装手机,考虑到婆婆年纪大,把常用的号码打印并过塑(如同身份证大小方便携带)。

耐心教婆婆使用手机。

婆婆心里乐的开花,将会在很长的时间成为与隔壁邻居闲聊炫耀的资本。

其实作为媳妇心里想法:我是为了更加方便,帮我带娃的时候。

4.别轻易相信他们的承诺
承诺?

还是做到再说吧。

比如买车,买房。。。。。。

5.实在看不惯怎么办?
有条件的不和他们住一起。住一起的,就当作听不见,有时候何必给自己找烦恼的

别感情用事,别抱有高期望,大家客客气气,别太认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5
儿媳妇与公婆相处,是一件需要平衡和调节的事情。相对而言,公婆更易于不接受女婿,并维持家族传统的状况,婿媳一起生活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儿子被视为传承家业、延续祖业的重要后代,公婆将期待着他们的儿子一直陪伴在身边,并继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同时,这也是基于传统角色分配,母亲主管家务和育儿,而父亲则扮演着责任、权威等更高层次的角色,要求子女要承担这些角色,完成自己的社会义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儿媳妇倾向于独立生活,追求自由和个性。此外,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有机会独立思考、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很多年轻夫妇都会选择独立居住,而不是和公婆生活在一起。
这就需要创新:如何平衡家庭关系,实现儿媳妇和公婆的和谐共处呢?以下是几条创新角度:
第一,建立沟通机制。 儿子和儿媳妇、公婆之间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面对面沟通、电话和短信等。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容易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产生误解或冲突。
第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 家庭成员应该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包括个人的空间和隐私等。儿媳妇应该尊重公婆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保留自己的特点和习惯。公婆也应该尊重儿媳妇的决策,让他们有机会制定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计划。
第三,多元化的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的多样化是一个趋势,当今社会也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庭形态。公婆和儿媳妇可以考虑为自己的家庭结构制定不同的计划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各种变化。
第四,共同探索新机会。 公婆和儿媳妇都应该尝试一些新事物,共同拥抱新时代的生活方式。这也有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实现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综上所述,公婆倾向于与儿子一起生活是基于传统习俗和角色分配的要求。但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和自由,因此创新和平衡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多元化的家庭结构和共同探索新机会,才能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