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艺术史:在泾县陶窑村“穿越”南唐,邂逅古代民间画师

如题所述

在泾县陶窑村,游客可以体验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南唐时期,邂逅古代民间画师。这个村庄以其制陶历史而闻名,位于安徽宣城市泾县琴溪镇。尽管陶窑村的知名度不高,但这里的历史却十分丰富。
走进村中的古陶陈列馆,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的历史氛围,仿佛走进了南唐或宋人的厨房或仓储间,直观地感受到古人生活的真实氛围。这些古陶碎片揭示了当时民间画师的花鸟画技法,为画史中的“徐熙野逸”和“落墨法”等谜团提供了线索。
陶窑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据乾隆时期《泾县志·物产》记载,晋代炼丹家葛洪在此炼丹,推动了本地制陶业的发展。嘉庆时《泾县志》中也记载,葛仙庙位于陶窑村,相传葛洪在此炼丹,因此建立了庙宇。
然而,如今葛仙庙早已被毁。专家李广宁曾推测,这里可能是一处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古民窑窑址群,主要烧制日用青瓷器。但直到如今,该地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
陶窑村依然保存着相对完整的传统制陶工艺技术,王玉林师傅带领工人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村中仍在使用的龙窑是上世纪50年代移至村口,如今这里也是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处研究基地,吸引着中央美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前来交流学习。
2008年,国际陶艺大师李见深在此详细了解制陶工艺,并拍摄了纪录片《陶窑》,该纪录片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十届法国国际陶瓷电影节,获得了“文化遗产奖”。
古陶陈列馆是一幢有些年代的徽州民居,主体建筑为砖梁结构,用于挡风和防火的马头墙,被雨水冲刷出斑驳的痕迹。陈列室内展示着古人制作或使用过的器物,让人仿佛走进了南唐人或宋朝人的厨房或杂物间。
胡金中介绍,陶窑村的古窑遗址面积达15000平方米,堆积层最高可达6米。但尚未进行系统发掘,他所收集的这些藏品,均采集于地面,主要有青釉、黑釉、黄绿瓷器。其中最早的陶器和残片应是五代南唐时期,当地工匠所烧制的生活用器。
这些生活用器因为需求量巨大,以及成本等问题,大多以实用功能为主,并不像故宫或其他博物馆中的精致、细腻的精美艺术品,但它们都带着古人真实的生活印记,让我们可以揣测当时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够触碰和闻到他们劳作中留下的汗味和泥土气息,这种质朴的真实感带给人的震撼,甚至远远高于那些过于粉饰毫无瑕疵的精美器具。
在这间陈列室里,胡师傅向作者展示了几件五代南唐时代的古陶碎片。前段时间作者一直在写有关南唐时期徐熙的一些文字,对于画史中记载的徐熙“落墨法”有些疑惑,因为不见有画迹佐证,一边写,自己心里也觉得没谱。
然而,从这几片古陶器物身上绘制的花卉,却让作者联想起人们印象中风格“野逸”的徐熙画法,它们并不像从隋唐、五代时期以双钩设色为主的主流花鸟画技法,这种技法到了五代,其代表人物是后蜀的黄筌父子。而身处江南的徐熙,其技法与他们截然不同。
徐熙的画法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开创了一种新的“落墨法”。其技法特点是主要用墨来塑造形象,辅以色彩。在宣和画谱中,也提到徐熙“落墨法”的几个特点:“独熙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
除了以墨色组合塑造物像外,徐熙的花鸟还有“野逸”之说,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元人汤垕所撰《画鉴》中也说:“熙画花,落笔颇重,中略施丹粉,生意勃然。”徐熙本人的画迹已难见到,而从这几组陶瓷残片上的花卉图案,我们完全能够体会到当时江南地区民间画师们,早已娴熟地掌握了不用线条勾勒然后着色的绘画技法,他们仅仅用毛笔“草草”几笔,便画出了花的枝叶和茎干,利用自然的墨色塑造出一片盎然生机。虽然并不精细,但其用笔流畅,造型生动,显然是有一定的固定程式和粉本。
遗憾的是因缺乏更为专业、细致的考古研究,这几片民间画师留下的陶瓷残片,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南唐时期徐熙一类技法的想象空间和思路。
下午三、四点左右,我们驱车前往杭州时,大雨终于伴随着雷电倾盆而下。身后的景物变得昏暗和模糊,陶窑村和这诸多的历史谜团一道,也被笼罩在一片烟雨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