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鸾:愿后身不再生帝王家

如题所述

此言出自南北朝时南朝刘宋新安王子鸾之口。他本是刘宋废帝子业的亲弟,只因子业当太子时,宋孝武帝见其言行狂悖,曾生悔意,差点想改立子鸾为太子。所以子业登基后记起这段过节,立刻命人将子鸾赐死。可怜子鸾时年方才十龄,临终前凄然对左右说:愿后身不再生帝王家!不仅子鸾,他的同母弟南海王子师,及同母妹亦被子业下令杀死。
其实类似子鸾的遭遇,在几千年的封建帝王史上屡见不鲜。尤其是王朝更迭,篡弑成风的分裂时期,如魏晋南北朝、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等时期,几乎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规律。大小朝廷走马灯似地相互篡夺,形成一幕又一幕几乎陈陈相因的帝王家族悲喜剧新朝天子不亦乐乎地大封宗族子孙,皇子皇孙不是封王就是封公;同时又唯恐子孙坐不稳江山,就不择手段地大开杀戒,不将前朝天子所封的王呵公呵斩尽杀绝就不安生。随便举一例看看,比如隋文帝杨坚,他在篡夺北周王权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命令宿卫各军,在京城和全国搜捕诛杀北周皇族。所有北周太祖宇文泰孙辈如谯公宇文乾恽、冀公宇文绚及周闵帝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缇、明帝宇文毓儿子酆公宇文贞、宋公宇文实、武帝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宣帝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等一股脑儿拘到监狱,勒令自杀。没几天,又将被其废黜的年仅九岁的北周末代皇帝静帝宇文阐害死于宫中!而对于这些大开杀戒的新朝天子来说,前朝代代相应的屠杀故事仿佛压根儿就没发生,也不考虑天道好还的道理,不考虑自己如此残暴,万一将来后人也冤冤相报会不会祸及宗族,满脑袋幻想着的都是从此自己的江山将世代永固。实际上要不了多久,你封的那一大堆王公贵胄又将成为新朝天子的刀下鬼。如隋文帝杨坚,他的天下只传了二世便告灭亡。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功名的极点应该就是称孤道寡了吧?可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生于帝王家简直就成了一道与生俱来的催命符,历史上如同子鸾这样的哀叹也就成了不绝于耳的悲鸣曲。如李煜,如崇祯,都曾在鬼门关前发出过类似的令人悲怆却又无奈的绝叹。说真的,我真不明白那些个帝王们为什么还要飞蛾扑火般前仆后继地想当皇帝!只可怜了那些生下来就在帝王家,毫无选择自己命运权力的王公们。子鸾的哀鸣真是泣断肝肠之衷言,却仍然感化不了也阻止不了一代又一代扑火的飞蛾!尤可悲的是,那些新朝王公们多半也是不到刀架脖颈之际也毫不考虑后路,一个个为自己加冕王公而弹冠相庆!且不管它,再来看一例疯狂屠杀的例子吧。他是另一种类型,为了坐上和坐稳自己的皇位,大肆屠戮的都是自己的亲族。当然,这也并不说明他就比隋文帝杨坚更为残暴,两者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因为杨坚作为开国皇帝,屠杀的对象自然集中在前朝皇族上,而他是篡弑上位的本朝皇帝,篡弑前为达目的,篡弑后为稳固地位和保护子孙,屠杀的对象自然也就集中在自己的亲族间。
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齐的第五任皇帝萧鸾。
萧鸾庙号高宗。他少年丧父,由叔父齐太祖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刘宋泰豫元年,萧鸾担任安吉令,此后就不断升迁,由宁朔将军、淮南、宣城太守进号辅国将军。齐高帝萧道成即位后,萧鸾又迁侍中,封西昌侯至征虏将军。齐武帝萧赜即位后,萧鸾由度支尚书等职进至左仆射、领右卫将军。萧赜临终时以萧鸾为侍中、尚书令,辅佐皇太孙萧昭业。隆昌元年,萧鸾即本号为大将军,从此权倾朝野,成了实际上的掌权者。而自从文惠太子于永明十一年死后,萧鸾便有了争夺帝位的野心,随后便以种种借口和手段,开始屠杀王族,直至于隆昌元年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
萧鸾为人阴狡,故其狰狞面目也是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如在他年轻时,就惯以节俭示人。那时王公大臣上朝或出游皆乘牛车,多数都想方设法显示威风,招摇过市,萧鸾则反其道而行之,出则坐普通车,装扮则素朴而大众,路人都看不出他是西昌侯。如此节俭又不慕荣华的作风,给齐武帝萧赜留下了良好印象,待他晚年大肆杀害那些自以为要篡夺他皇位的人时,对萧鸾却丝毫未起戒心,临终还遗诏要他与竟陵王萧子良一起辅佐幼主。担任侍中、尚书令,把持了朝政。而萧昭业在位时,鄱阳王萧锵,随王萧子隆在诸王中名位最崇,资望亦最著。萧鸾对他们暗怀忌心,但在他们面前却表示出无比忠诚的模样,每当与萧锵谈及国事,常常声随泪下,令萧锵感动不已。尽管不断有人提醒萧锵和萧子隆要提防萧鸾的野心,先下手除掉萧鸾,俩王虽然也渐有戒心,终究下不了狠手,结果在猝不及防之际,被萧鸾以谋逆之罪分头捕害。两家眷属亦并皆被杀,财产抄没。而两王死时,萧锵年才26岁,萧子隆年才21岁。
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听说二王遇难,意甚不平,便想起兵报复。又考虑到自己的母亲还在都城建康,便秘密令人入都接母亲来江州。不料其母行前先使人报知舅子于瑶之,让他好自为计。谁知于瑶之反将此信报告了萧鸾。萧鸾立即向萧昭业奏称晋安王谋反,然后中外戒严,并派军与于瑶之突袭江州治所寻阳。
兵临城下之际,晋安王萧子懋仓促间召集州府将吏登城捍御,但自知兵单力薄,难以取胜,便听从了部下寻阳参军于琳之之劝,说他可以前往敌军为晋安王说情退兵。可是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当夜,萧子懋还在家中苦等好消息之际,于琳之竟领着一批敌兵破门而入。萧子懋大骇道:汝从何处招来兵士?于琳之冷笑道:我奉朝廷之命,前来诛汝!话音未落,已抢步上前,扬手一刀砍下了萧子懋的脑袋。可怜子懋死时亦不过23岁。
如果说萧子懋之死还有授人以柄之情节,其他诸王的死则纯属命中注定,冤则枉哉了。
萧鸾除掉萧子懋后,凶相毕露,立即派遣平西将军王广之,毫无理由地往袭安陆王萧子敬。王广之先命令部将陈伯之假称要入城宣诏。子敬不知有诈,亲自出迎,结果被陈伯之手起刀落,砍落马下。
萧鸾一不做二不休,随即又命令吴兴太守孔_之杀害晋熙王萧_。孔_之颇有良知,不肯受命而绝食自尽。萧鸾便改派裴叔业西行,除掉上流诸王。裴叔业自寻阳到湘州时,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打算开城迎纳裴叔业。防阁将军周伯玉劝他说:这岂能出自天子之意?为今日计,宜收斩裴叔业,举兵匡扶社稷,名正言顺,何人不依?可是年方19岁的萧锐没什么主见,又心存侥幸,竟呵斥周伯玉并将其下狱治罪。结果裴叔业一经入城,便矫诏杀掉萧锐,顺便又将周伯玉杀死。很快,裴叔业便又率军驰往郢州,也是依法炮制,可怜晋熙王年才16,更加懦弱,选择了服毒而死。而裴叔业并不罢休,立即又驰往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也不过才18岁,惊慌失措之际,也被裴叔业派人勒毙。
另有两王的死法也令人扼腕三叹,悲从中来。俩人一为江夏王萧锋,一位建安王萧子真。前者英勇不屈,表现出难得的骨气。后者则胆小如鼠,死得分外窝囊。
江夏王萧锋为齐高帝第十一个儿子。萧锋颇有才行,且不乏武力。他在朝任骁骑将军。听说萧鸾残害王亲,公然写信给萧鸾,称他残害宗族,伤天害理。萧鸾自然引为深恨,但因忌惮萧锋勇武过人,不敢轻易遣兵入第伤害他。于是假意命他出祀太庙,就在庙中埋伏好甲士,等萧锋乘车前来时,突然杀出。萧锋毫不畏惧,从车上跃下,挥拳四击,接连打倒数人,奈何来兵甚多,任凭你萧锋如何骁悍,终究是赤手空拳,寡不敌众,身上受了数十创,大吼而亡。年仅24岁。
萧鸾紧接着又派遣典签何令孙,去杀建安王子真。子真年方19岁,天生胆小,闻讯后躲避到床下,何令孙追进屋内,一把将他揪出,吓得子真狂呼饶命,并伏地叩首,乞求罚为奴隶,以免一死。何令孙二话不答,拔剑一挥,子真呜呼断命。
萧鸾仍不罢休,随即又命中书舍人茹法亮去杀巴陵王萧子伦。萧子伦时年16岁,却也颇有英名。当时他正为南兰陵太守,镇所在琅琊。听说茹法亮到来,明知来意不善,他却从容不迫地整理衣冠,出门迎受诏命。茹法亮读过伪诏后,递过毒酒一杯,逼令萧子伦速饮。萧子伦唏嘘着,说出一番令人深痛的至理之言:圣人有言,鸟死鸣哀,人死言善。先朝翦灭刘氏,几无遗类。今子孙遭祸,也是数理循环,不足深怨。惟君是我家旧人,独奉使到来,想也是事不得已吧。此酒何劳尔劝酬,我拼着一死罢了!茹法亮被萧子伦说得面皮发烫,但仍看着他把酒饮下才肯退出。不几时,传来子伦已死消息。茹法亮又入内验视,同时也不禁洒下几滴谁也说不清是何真意的清泪来。
此后,萧鸾公然废去萧昭文,自立为帝。本来目的达到,应该收敛些杀心了。然而当他登基五年身染重病后,发出的却是这样的哀叹:我及司徒诸儿,多未长成,独高帝、武帝子孙,日渐壮盛,将来终恐为我之患呢!于是他又与萧遥光密谋,索性将高帝和武帝遗留下的诸子孙一共十王,一股脑儿拘捕来,统统杀死。这十王分别是:河东王萧铉。时年19岁。
临贺王萧子岳。时年14岁。
西阳王萧子文。时年14岁。
衡阳王萧子峻。时年14岁。
南康王萧子琳。时年14岁。
永阳王萧子岷。时年14岁。
湘东王萧子建,时年13岁。
南郡王萧子夏。年仅7岁。
巴陵王萧昭秀。时年16岁。
桂阳王萧昭粲。年仅8岁。
自从这十王被杀后,齐高帝和武帝诸子孙,得以封获王爵者,无一人留存。相传齐世祖武帝在位时,曾梦见一只金翅鸟从天而下,突入宫中,捕食小龙无数然后飞去。文惠太子长懋,也曾对竟陵王子良说过:我每见萧鸾,辄深感恶心。如果不是他德福太薄,必与我子孙不利。至此,长懋的预感可谓一语中的。而看了这样血腥的故事,谁还会再去艳羡王公贵族的生活和命运?至少我要实在地说一句:愿我和子子孙孙们永远勿生帝王家!有句话叫做,每个人都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若以此来看萧鸾,不知谁还看得出他身上尚有什么天使的影子么?还别说,如果全面地看萧鸾的话,还真能从其身上找见一些善影来。突出的一点是,史家称其是个起居俭约的皇帝。虽然其中不无虚伪的成分,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其称帝后,萧鸾大张旗鼓地标尚节俭,甚至连臣下给他祝寿时,席上有银酒杯,萧鸾立命将其击碎。而当他在自己宫中设宴时,有时却也是银玉满席,十分华丽。但其即位后也确实作过些比如罢修林菀,废除锺山楼馆建设,斥卖东田苗囿的举措。他的乘车舟船一概剔去金银,后宫的服饰也一概崇尚朴素。最典型的是,他的御食中曾有种叫做裹蒸的类似蒸蛋糕的食物,他也命将其一剖为四块,中午吃一半,晚餐再吃一半。然而,萧鸾极为迷信,晚年尤甚,尤其因为杀人过多心中有鬼吧,他极为多疑,外出时明明向东,却让车队向西绕行。故不排除他这类节俭举动也是出于某种自私或积德的考虑。就算都是出以真心吧,如此区区小善,相对于他的屠刀而言,又能成何比例?当然,客观地看,历史上萧鸾及类似的杀人魔王层出不穷,他们也确有封建制度形成的诸多情非得已之处,但无论如何,如萧鸾这般残忍暴虐者,无论如何是不应该得到我们谅解的。何况,这号人从来也没有因此实现自己永固江山,福荫子孙的妄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