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优秀的小学建筑?

如题所述

嘉定桃李园实验学校。桃李园小学的单元是一个嵌套关系,存在三个层次,最上边是的层次是按年级分的五个教学单元,在加一个行政单元和生活单元。每一个单元又不是纯粹的房子摆在那里,而是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混合。把专有教室分散布置在各个教学楼底层是设计的最大特点,通过专有教室的弹性建立庭院,创造的是更好的渗透关系。最大的突破点在于底楼,底楼并非都是房间,最大的单元就是一个房间,在配合走廊和架空庭院,是一个多孔和弥散的空间,最为关键的是形成了上下两种性格的空间,楼上的教学空间较为安静,楼下就是一种弥散关系。这比大舍前几年的青浦少年活动中心的空间逻辑更进一步,更加开放的打开底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9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中院落式的空间布局,地势高差的自然转换,建筑形态的错落,运动场,坡地,共同构成具有自由活力的校园建筑。校园建筑在纸面设计中,面对土地指标和设计规范,大部分建筑走向计算日照得出串串烧的格局,而建筑的真正的使用者,可能直到施工图阶段才会出现,提出一些修改建议。学校的空间模式应该有师生的教学和运作来决定,如果不去思考学校是如何运作,设计出的建筑成品到使用阶段还是按照惯性方式去使用和改造,最终产生的错位,将会需要比设计和建设更长的时间去弥合。
第2个回答  2019-03-29
德富路中学。在模式化、标准化的新校舍,又怎么能体现出对于办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活力和创新的探索,对于政府和开放商这两个主体来讲,能够完成规范的标准为目标,追求特色化办学也不过是提升一下宣传卖点。这种情况特别是出现在遇到投资额度时。经济只会更加固化这一格局。德富路中学从挑战传统的带状布局设计呈现田字形网格布局到有田字形布局影响产生的正方形教室,从连接教室与教室之间形成的丰富的路径转化到关系教室学生氛围的窗户高度,还包括对风雨操场的新的认识,建筑师都在主动触碰既有规范,从使用者出发,尝试对校园建筑重新思考。
第3个回答  2019-03-19
苏州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80 多年历史的老校,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中路与澄和路交叉口东南角,学校已建18 班行政综合楼、食堂、餐厅、风雨操场、门卫。现改建38个普通教学班,改建之后将达到9轨54个班的教学规模,按照示范性、中高水平小学标准配套设计。由于教学楼组团部分是在校园原有建筑保留基础上扩建而来,故新建教学楼组团部分必然与原有保留建筑必然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设计是在对周边建筑、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设计方案,以使项目成为整个地域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次方案在平面布局、建筑色彩、符号、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力求趣味性,避免了与原有建筑的雷同,在构思建筑方案的同时也考虑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可行性、持久性和美观度。
第4个回答  2019-03-19
游府西街小学上秦淮分部的设计致力于用既传统又现代的设计语言,建筑主要采用青砖和坡屋顶,呼应周围湿地公园景区复古建筑的环境面貌,也唤起使用者街巷生活的记忆。同时空间的组织上充分考虑新型学校的教学要求,提供大量非正式的教学和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相互交流‘主动学习的潜能。本案设计的核心目标在于将当代城市中久已失落的街巷生活重新引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建筑形体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化整为零,通过中央的大走廊连接起来。犹如房屋和街道的关系。而室内外又通过二层的大平台和两个通向操场并连接教学楼的景观看台联系,做到了景观、建筑、室内三位一体。使得校园空间仿佛迷你城市一般鲜活生动,获得街巷般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