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或建筑学学生画图大大提高效率、缩短时间的技巧?

如题所述

作为学生,想要提高效率,无非3个方面:1.更换更好更有用的工具。学习精通工具。2.用思考代替重复的劳动量。3.多犯错,多总结。---------------------------------1.更换更好更有用的工具。学习精通工具。下面讲几个案例1)用天正+CAD+AI+ID代替CAD+PS的工作流程以前用CAD+PS做平面图填色和出图工作。需要先反复在CAD里调整线形,用CAD将每个图层分别导出来,在PS里重新写一遍文字,还有填不准或者图层画的不好的问题,如果需要返工可能需要重新导图。基本我们这边新人填一张图需要1-2小时。而用天正+CAD+AI,活用天正的墙柱填充后导出T3直接在AI里打开,再在AI里对不同图层不同线形进行所见即所得的调整,也可以直接修改CAD字体和大小,最后将图分成需要填色的部分,和后面覆盖在填色上的部分合并填色。大概整体工作效率在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张图的填色。(当然我自己是所有图放在一个ai里一次搞定,可能填个5张-8张也就20-25分钟就搞定了)大部分人不会用AI进行hatch,其实AI hatch就相当于填充,比CAD拾取快调整快自由度高,能精通AI基本上能让你画图效率高1倍。加上ID在排版和排文本上的加持(ID文本有段落预设的,载入常用预设就可以很快将文字一次性调整对,不用对每段文字单独调整了),善用链接文件可以减轻修改时候反复插入的工作量,这些整合起来基本效率已经翻了不止一倍了。2)用REVIT代替天正画正图,三维透视剖面,渲染图,平面图,立面图一气呵成,绝对比分开建模来得更快(前提你能用熟练),又节约了一半的时间,其实出图可以很快很快,设计做完了,学生的图又不用标注,设计做完=完成所有出图工作。3)调整预览效果,截图进AI出分析图,代替调材质渲染出分析图(犀牛)。用屏幕录像软件直接录像出视频,代替视频漫游渲染出草图视频。这些都可以在80%-90%的质量下,完成至少3-5倍的工作量。

(上图的线框、颜色是一次性用犀牛截图出来的(grasshopper2倍放大输出),外面的场地只是简单ps处理了下,也没进渲染)4)用参数化代替建模工作,熟练使用犀牛各种插件和grasshopper可以大大加快建模的速度,也可以大大加快调整和推敲的速度。2.用思考代替重复的劳动量。1)画图前做一个计划,想清楚要讲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用什么逻辑串联所有的图,每张图表达什么。这时有2种策略:1.用一张图讲清楚整个故事,那么你就想清楚怎么画一张图就好(加法),不要再画别的无用的分析图。2.一张图讲一件事情,那么就做减法,只画需要表达的部分,其他部分从减,减少工作量。能复用模型讲清楚的就不要重新画图,能用AI勾几笔解决的就不要开一张大图,能用照片说明白的就别画了。(对我自己来说,出一个100p的本子【不包括说明】,可能2天做规划和找照片素材,3天在完成所有设计的基础上,出完填色平面+所有分析和意象图【每天8小时】)2)画图时候要想清楚各个工作流程,选择最快的流程。从建模到最后出图经过3-5个工具,其实有些步骤在不同工具中都是可以做的,比如墙柱的填充,CAD、天正、AI都可以做。但是在天正里自动做肯定是最快的,那么这个工作就在天正里解决。3)能用参数化的部分(幕墙,栏杆),就别用手工建模;能想清楚再画的部分,就别一头热先画了再改。4)规划好能复用的图,比如总平去掉某些部分就是可以画分析图的底图。那么填色前就分开这些部分,不要后来想到了再弥补。(所以PS没有AI优势大,很大程度就是图复用的问题)3.多犯错,多总结。学生时代大家都是从错误和歪路中成长起来的,不要交了作业就结束了,多去看看别人怎么出图的,交完作业大家交流一下,提高特别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0

刚工作时发现一些外籍建筑师常用的一个方法:用CAD填色出分析图。我以前的流程是这样的:CAD线稿——PS填色——AI做分析——ID做排版。然而有一次工作时发现一个外籍建筑师噼里啪啦把这些事情都用CAD搞定了,而且效果还挺不错的。后来我被带的也习惯尽量用CAD来出图了,因为确实省时间(只开一个软件,电脑速度快;并且节省了不同软件来回导出和插入的时间),而且易于修改。我手机里只有这几张图片了,其实我们试过用CAD出方案报建的所有分析图,效果和AI没有什么区别。

第2个回答  2018-11-10
从大三开始想通了,拿熬夜感动自己的都是傻x,高效率画图完成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大四研一就极少熬夜,从不通宵。始终坚持在ddl之前至少6个小时完成所有的图+打印。
(结果发现自己变成在结构课建筑史课之类的作业上熬夜,摊手)
奇技淫巧什么的永远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好的图肯定是要花时间去画的。所以其实说通了,建筑生要提高画图效率无非3点:
后两点多半靠自己,所以只说说第一点。
工作流就是自己如何从建模到出图这一系列软件相互配合的关系流程,每个人都不一样,最好摸索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流。越简洁,协同性越高,越好。
我个人的习惯是以Rhino为中心建立起一套目前而言比较完善的工作流。
Rhino建模。模型一定建得细,尽量不要有含糊的地方,这样后期出图就能省很多事,直接出线稿都好看。如果模型建得一团糟,净想着靠后期ps什么的强行改错误加细节,会浪费很多时间。
Rhino里用Thea Render渲染。这个渲染器目前依然是我觉得最适合建筑生的渲染器,在速度和效果之间的平衡做得最好。我用它完成所有的渲染图,以及渲白模做剖面和分析图用。渲完自然用ps做后期处理。我的渲染图风格几乎都是走写实路线,Thea渲3-5k分辨率的鸟瞰、室外、简单室内都能在一个小时内搞定,白模更是5分钟足矣,即便是复杂场景和光环境的室内渲染,用时通常也不会超过七八个小时,我通常就在睡前让它渲,早上起来收图,不耽误其他工作。
(最近Vray3.0 for Rhino出来了,我打算找机会试试,看起来功能完善了不少,界面也友好了许多)
在Rhino中make2D出线稿做分析图、剖面、总平等大部分需要线稿的图(如果第一步rhino模型建得好的话,这一步特别方便),进入ai调线型填色(live paint这个命令是神器),需要的话再导入ps和渲染图片配合出其他图。注意这里的ps和ai之间相互关联要做好,要么ai作为智能对象导入ps,要么ps保存成pdf(个人习惯)导进ai,重要的是在一边做了改动时另一边能即时更新。
Revit拿来画平面,导出cad,再导出成pdf进ai调线型、填色。这是唯一一个和rhino工作流脱节的一环,但是没办法,Revit拿来画平面实在太快、效果太好了,尤其是项目越大,Revit就越方便。
最后用indesign统一排版,使用print能得到体积很小的pdf。
大概如此,细节处时有改动。Google Earth,Mapbox,Flowdesign等等辅助软件也时常进来打打酱油。
以Rhino为中心的主要原因不仅是Rhino建模厉害,还因为这软件它就是个万金油,跟cad几乎无缝对接,make2d直接对接ai,导出obj直接对接Flow Design,Thea Render和Vray在Rhino里也有插件,GH有多强大更不必说,反正跟各种东西配合起来都特别方便,基本只要Rhino里面模型建得精,后面出什么图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样的工作流目前能保证我比较高效的完成设计并且不需要熬夜。上学期一个学期居然有两个studio(UVa神奇的课程安排),其中一个是做曼哈顿的一个上万平的设计,我整个学期拿来推敲设计和建模,最后一周半左右的时间开始出图,没有熬夜,按时完成所有图。review时请来的其他studio的教授竟不太相信整个版面的图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还问了我两遍有没有队友。
共勉。
第3个回答  2018-11-10
平面和模型完成后基本上大部分图都可以从这里来,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在ID中布好版式,罗列图纸框架,对需要出的图再回平面或者模型里重点细化。针对常规的线图,CAD多图层我习惯在Ai中修改,无他,能最直观看到效果,也能在需要的时候做分析P图,ID可直接链接,文字都是统一在ID加,为了美观统一,需要PS可直接拖入修改后再链接。其他如分析图,爆炸图等,做法基本一致,只要分好图层,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至于效果图,渲染是一种方式,但其实,我发现工作之后能让你渲染的情况还真不多,时间成本是一种,再者,成熟的工作室都有专门负责渲染的人。而学生时候赶图阶段肯定怎么快怎么来,真能静下心来研究渲染的并且以此出图的也不多,所以各方的极速出图,叠图,拼贴就慢慢成为了学生钟爱的一些方式,事实上,国外很多高校也是如此,他们图面的优美不是渲染的美,而是多年美学素养的培养,所以思想一定是走在技术前面的。你看着简单好看的方式在你手里可能花很久也做不出来,因而有三点我觉得是值得去做的:
a. 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个人素材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我的资料库中会专门给予这么一个分类,积累多了,一劳永逸:
b. 要出好看的图先有参考图或者有一些概念倾向,做多了你才培养了自己的出图风格,才慢慢得心应手
c. 细节是考量图纸重要的标准,出图技术手段的不足往往是靠细节弥补,没什么捷径都是要打磨
第4个回答  2018-11-10
前期Rhino或者Su推敲方案,这时候一般两种情况,Revit翻模,平立剖一套带走,快且准,应对后期的小修小改肯定是有极大的优势,过程中配合犀牛和adobe系列是我目前觉得最快的方式。另外一种就是常规情况,CAD出平面,导入SU或者Rhino建模,这时候的效率基本就是拼思维活跃度和软件熟练度。比较建议的几点:
a. 能用键盘解决的操作方式绝对不要用鼠标去点,多记命令,CAD/Rhino都是
b. 能设置快捷键的常用操作方式一定要去设置快捷键,尤其是Sketchup
c. 图层管理要清清楚楚
d. 重复工作一定会有解决方式,可能是插件,也可能是你不知道命令或者操作,多动脑子常用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