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同学如何学好数学?

如题所述

歇口气儿的心里绝不能有。必修一是函数内容,可以说是高中数学的珠穆拉玛峰,很多同学倒在这里,自信和兴趣饱受摧残,并且导致后续内容基础断链更加严重。影响必修一学习的最重要部分是运算能力和二次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图象,遇到二次函数就会配方法,遇到二次不等式就大于号在两边,小于号在中间,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会运用图像来分析问题,难以适应高中内容。因此在暑假期间一定要恶补运算和二次函数部分。运算部分就练最基础的运算,基础不好的给自已拟定练兵计划,可策划一个千题甚至万题运算训练计划,要想出人头地,对自已出手就要狠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要抓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点。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是成长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数学认知随之提高了,由感知认识数学上升到理性认知数学。例如初中我们比较2的3次方和3的2次方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比较大小了,而高中数学就不一样了。例如比较0.2的0.3次方与0.3的0.2次方的大小,就不能通过计算比较大小了,而是要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来比较,首先要考虑怎么比。其次要思考属于那种函数,再思考函数的图像形状,还要思考这种函数有哪些性质等等,需要一步一步去思考,而不是拿起笔就算的问题。这就要求高一学生要学好数学,在数学认知上要转变过来,多思考,怎么做,一步一步思考每一个问题。在衔接知识方面,高一的数学老师也要抓好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例如,再讲解集合的运算时,一元二次不等式初中阶段不作为要求,而高一学生在学集合的运算时,应用相当多,一定要把一元二次不等式给学生讲解清楚,抓好认知衔接,抓好知识点衔接很重要。
第2个回答  2019-03-01
要注重“三基”。一定要记住,高一要学好数学,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树立科学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掌握一定的技能,这三样缺一不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公式都要理解,孰记,教材上的试题百分之八九十要熟练掌握,还要像前面说的对每一个问题要一步一步去思考,理清基本思路,再动笔。加强思考,对做过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反思,做熟,熟能生巧,做题的技巧也就慢慢积累多了,切忌,做过的题,不能似懂非懂,否则就谈不上技能了。
第3个回答  2021-05-26
本人亲身试验
如果LZ你是新高一,那就好办。
1.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不管你初中怎样,高中的数学是不一样的,初中很死很呆。如果只是按照初中的方法,学不好高中数学,至少不会拔尖。所以,给自己信心!这样才有动力啊。
2.有自信,那就拿出行动。在高一时,最好自学完大部分课程,不用钻得很深,把参考书的知识提纲看看,大致掌握。然后,看教科书(现在高考题蛮多技巧都是课本上的,比如放缩法的一个公式),把书上的练习做一做,做简单的,不需要很深。
3.在自学的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老师讲的课程,讲到哪里,你就要钻研到哪里。若是条件可以的话,可以跟个辅导班,我之前就是这么过来的,分享一家口碑不错的http://www.wpjj.cn/a/1.html,仅供参考。伴随着老师的步伐,在已经自学的基础上,开始做一些高考题,有些题一开始或许有些难度,或许有些知识点的技巧老师没讲到,但是,你要钻研,探寻知识的本质是什么。
4.笔记本,这个当初我没注意到,很是后悔。笔记本记什么,记你自己的技巧与老师的技巧(最好配上题),记错题(不要错一题写一题,把错误分类,每一类后写明自己错的原因)
5.如上所做,在高二,上课会很轻松,你只要学习技巧与思维,这时开始,一题多解的训练,一道题,尽可能想多一点方法,还可以与同学交流。
6.在高一,一开始学集合可能会很晕,这很正常,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是这样的,你一定要给自己信心,努力钻研,这个过渡期就很快度过的。
7.下面给出 我自己曾经遇到的问题。
a.立体几何(血的教训,记住啊),一开始学的是“综合法”(是什么你先不用管),很简单,是简单的立体几何,在高二时,又会学到“坐标法”(这个基本是万能方法),坐标法,是万金油,但是,你要记住,千万不要用泛滥了。我在学习坐标法后,立体几何题都用坐标法,不用思考,提笔就算。最后,我发现我不会用综合法了......现在高考趋势于综合法,坐标法对付几年前高考题,很快。但是,坐标法最近不好用啊,甚至用不了。综合法,是思维,坐标法,是计算。两者过关,万无一失。所以,建议你两种方法都练,但综合法为主,坐标法为辅。
b.圆锥曲线,通常是高考最后3题,较难,刚学不建议马上做高考题,基础一点要牢(一定,一定,切记切记).
c.导数, 通常较难,也是基础要牢,导数题,通常比较活,题海战术似乎没什么用(不要深陷其中),要掌握思维与技巧,才可能学好导数。
总结来说:自信(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说:我可以的),基础(一切之源,要牢),钻研(我曾经为了寻找一个规律,弄到凌晨3点),归纳(就是你的笔记本)
做到上面这几点,坚持3年,高考至少135,若是加一点竞赛思想,保140没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01
适当做一些相关的课本以外的练习。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必要的练习是不能少的,因为课本只给我们提供了基本概念,简单典型的例题,而高考或一般考试,适当的作业练习,这远远不够,而高考或一般考试,题量大,方法活,技巧性强,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类比解题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才能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学考驾照的学员,一个动作要练几十遍,练习游泳的运动员一个动作要做几百遍几千遍都不至,我们学数学,应该类型的试题练个题,是应该的,必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