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最合适

如题所述

每年总有很多懵懵懂懂的考研党非常疑惑“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呢?”,战线拉得太长容易使人疲惫松散,时间太短又很难达到复习的效果。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呢,帮帮为你解答。

  每年都有大批考研的学生,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多久时间准备、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是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关于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提前做好规划,决胜2022考研。

  针对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如果是在校学生,帮帮建议:

  1.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

  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从考试年3月份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复习了,3-6月份基本保证每天3-5个小时的考研学习。后期强化阶段强度就比较大了,一般在8-12个小时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时间最好把报考学校定下来,把考研资料尽可能得准备好。

  3-4月份:把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看一遍,不要求太细,因为很多东西在之前的本科学习之中已经学了,只不过是侧重不一样。

  2.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

  5-6月份:在上一基础上,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就要做笔记了,同时要尽量记住那些该记的内容。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可以通过询问老师,询问学姐或学长,查阅相关资料(图书馆、网络)来解决。

  7-8月份:这正是暑假,天气炎热,不过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四个月已经对考研内容进行了两轮学习,所不管效果怎么样,在这个阶段都要尝试着做一套考研真题。其目的是:检验一四个月的学校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做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3.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

  9月份:继续做题,包括练习题和考研真题。可以说是对7-8月份的继续,但侧重点是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10-11月份:这个时候因为参考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题也做了,所以就要继续回顾参考书,这次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来看,查漏补缺的阶段。

  4.大四上学期11月:冲刺复习、现场确认

  5.大四上学期12月: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考试。

  12月份:这个月其实对考研的最后结果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了。在这个阶段就要系统的总结前边学过的东西,使其系统化,条理化。顺便可以自己压压题。考试的前一个多星期。这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好心态,查阅考研期间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8
针对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如果是在校学生,建议如下:

1.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

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从考试年3月份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复习了,3-6月份基本保证每天3-5个小时的考研学习。后期强化阶段强度就比较大了,一般在8-12个小时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时间最好把报考学校定下来,把考研资料尽可能得准备好。

3-4月份:把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看一遍,不要求太细,因为很多东西在之前的本科学习之中已经学了,只不过是侧重不一样。

2.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

5-6月份:在上一基础上,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就要做笔记了,同时要尽量记住那些该记的内容。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可以通过询问老师,询问学姐或学长,查阅相关资料(图书馆、网络)来解决。

7-8月份:这正是暑假,天气炎热,不过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四个月已经对考研内容进行了两轮学习,所不管效果怎么样,在这个阶段都要尝试着做一套考研真题。其目的是:检验一四个月的学校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做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3.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

9月份:继续做题,包括练习题和考研真题。可以说是对7-8月份的继续,但侧重点是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10-11月份:这个时候因为参考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题也做了,所以就要继续回顾参考书,这次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来看,查漏补缺的阶段。

4.大四上学期11月:冲刺复习、现场确认

5.大四上学期12月: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考试。

12月份:这个月其实对考研的最后结果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了。在这个阶段就要系统的总结前边学过的东西,使其系统化,条理化。顺便可以自己压压题。考试的前一个多星期。这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好心态,查阅考研期间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

6.大四上学期2月:考试成绩公布

7.大四下学期3月:复试分数线公布

8.大四上学期4月:研究生复试、调剂

9.大四下学期5月:调档、政审

10.大四下学期6月:本科毕业,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第2个回答  2022-03-05

1.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

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从考试年3月份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复习了,3-6月份基本保证每天3-5个小时的考研学习。后期强化阶段强度就比较大了,一般在8-12个小时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时间最好把报考学校定下来,把考研资料尽可能得准备好。

3-4月份:把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看一遍,不要求太细,因为很多东西在之前的本科学习之中已经学了,只不过是侧重不一样。

2.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
5-6月份:在上一基础上,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就要做笔记了,同时要尽量记住那些该记的内容。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可以通过询问老师,询问学姐或学长,查阅相关资料(图书馆、网络)来解决。

7-8月份:这正是暑假,天气炎热,不过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四个月已经对考研内容进行了两轮学习,所不管效果怎么样,在这个阶段都要尝试着做一套考研真题。其目的是:检验一四个月的学校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做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3.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

9月份:继续做题,包括练习题和考研真题。可以说是对7-8月份的继续,但侧重点是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10-11月份:这个时候因为参考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考研真题也做了,所以就要继续回顾参考书,这次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来看,查漏补缺的阶段。

4.大四上学期11月:冲刺复习、现场确认

5.大四上学期12月: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考试。

12月份:这个月其实对考研的最后结果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了。在这个阶段就要系统的总结前边学过的东西,使其系统化,条理化。顺便可以自己压压题。考试的前一个多星期。这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好心态,查阅考研期间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

6.大四上学期2月:考试成绩公布

7.大四下学期3月:复试分数线公布

8.大四上学期4月:研究生复试、调剂

9.大四下学期5月:调档、政审

10.大四下学期6月:本科毕业,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针对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如果是已经毕业了的同学,小编建议是备考不要太长,因为考研是需要集中复习的,如果超过一年复习的较为松散,体力支撑不起。而且这部分同学有不少是二战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所以以半年至一年左右为难,这个时间对绝大部分人也是足够的。

建议在考前一年的9月份开始进入预热阶段,从9月直到次年3月,每天保持一个学习状态,考研学习时间在1-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2-23

总得来说考研在大三的寒假开始准备比较合适。

根据中国研究生信息招生网的信息来看,研究生考试是在每年的12月25开始。所以我们在大三的寒假开始会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去准备考试。太早开始你可能会有厌烦和暴躁的情绪来印象你的决心,而太晚开始不用说也是时间不够用,可能人家都第三轮了你第一轮还没有过完。作为一名刚考完研究生的学长,下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详细说一下每一科的准备时间和安排。

大部分专业研究生考试都会考数学,英语,政治还有专业课,一共四门。

首先,数学和英语我建议在大三的寒假开始学习,毕竟大家上了大学学的数学和英语对于考研来说都是皮毛。这个时间点我们开始学习基础课程,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一轮复习。那么接下来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一直过基础就行。在暑假里我们就可以强化学习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轮。第二轮一直到我们考前的俩个月就行,在最后的俩个月里我们做真题,模拟题等等题海战术一直到考试。

对于政治,我们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开始最为合适,每天抽出时间来跟视频课过过基础,留下印象就行。到了10月份会我们开始背书,因为太早了到考试的时候会忘,太晚了被不过来,而10月份最为合适,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个时候各位老师都会有背书笔记之类的书籍。

最后专业课的学习,这是我们付出努力最少回报最大的课程,我们在9月份开始准备就行,也就是大四第一学期的开学。这个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和能力调节,毕竟有的学生专业课很好。看个人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数学和英语我建议大三寒假开始准备,政治在7月份准备,专业课在9月份准备比较合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6-21

答: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大一大二开始准备为时尚早,如果想要考比较好的学校,建议大三就开始好好准备。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大一,大二就是疯狂玩享受大学生活,我们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好好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此基础之上多和伙伴们一起组队参加一些学科竞赛,比如自己的专业课方面的竞赛,又比如公共课的竞赛,比如英语竞赛。尽量拿到一些奖项,这样的话等到考研面试的时候,我们的简历也会有一些亮点,那么即使到后面如果决定不考研的话,那我们同样去工作的话也会有一些亮点。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操之过急,我们也不做无准备的事情。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希望可帮助到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