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宫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唐朝的皇宫大明宫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宫名考义:

大明宫的来历有一个奇异的传说。

初建之时,从工地上曾挖掘出过一面古铜宝镜,魏征认得是秦始皇曾经用来清除异己的镇国之宝,叫“秦镜”。传说它能照见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纤毫可见。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照出群臣的忠奸、国运的兴衰。大明宫竣工后,秦镜就被悬挂在朝堂上震慑妖邪,以后也就有了“明镜高悬”的说法。有宝镜镇守,自是一派的正大光明,所以称为大明宫。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明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13

  唐朝的皇宫在现在的西安。

  

  唐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0年,西安市在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遗址进行保护与展示。

第2个回答  2022-09-18

唐朝的皇宫在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分别是紫微城和上阳宫。

紫微城,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陆续被九个王朝沿用53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占地面积约4.2平方千米,是北京故宫的6倍,被誉为“万宫之宫、世界奇观”,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奠定了中国宫城基本格局,被宋、元、明、清皇宫所仿效,甚至影响到日韩等东亚国家。2008年在原址建设遗址公园,实施了明堂、天堂、应天门等遗址保护展示工程,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阳宫是唐高宗时期兴建的皇宫,位于东都洛阳西北侧的洛水高岸,大致面积约8平方公里,相当于11.1个北京故宫,史称“万方朝谒,无不睹之”,乃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皇宫。由于上阳宫过于宏大,其修建者韦弘机被狄仁杰弹劾免职。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均曾于此设朝听政,唐代宗李豫出生于此;安史之乱时被严重破坏,唐德宗时彻底废弃。 2013年8月洛阳市在上阳宫遗址一带建设了上阳宫文化园,仅仅是当年上阳宫的一个极小的局部,门票免费。

第3个回答  2022-08-14

唐朝皇宫一共有五处,位于现在的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两座城市。

唐朝五座皇宫分别是太极宫(西安)、紫微城(洛阳)、大明宫(西安)、上阳宫(洛阳)、兴庆宫(西安)。

618~656年,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居住在太极宫。

657年,唐高宗迁居东都洛阳的皇宫紫微城。

唐高宗时代紫微城夜景

662年,长安大明宫建成,唐高宗便在紫微城与大明宫之间多次来往,史料记载“东西二宅,来去不恒。”

675年,唐高宗又在东都洛阳建造上阳宫,建成后便常居于此。

684年,武则天把改紫微城改称“太初宫”,太初宫便成为了武则天时期最主要的皇宫。

武则天时代紫微城

706年,即位后的唐中宗在紫微城居住了一年半,便移驾长安,主要居住在大明宫。之后,唐睿宗到唐玄宗前期也主要居住在大明宫。

717年,开元五年,唐玄宗移驾东都洛阳,此后主要在紫微城与上阳宫两宫居住。

728年,扩建后的兴庆宫正式成为皇宫,唐玄宗在长安时多居于此。

安史之乱以来,从唐肃宗到唐昭宗之间的唐朝皇帝皆居住在大明宫。

唐末,唐昭宗迁都洛阳后,与末代皇帝唐哀宗主要居住在紫微城。

武则天时代紫微城






第4个回答  2022-09-18

唐朝的皇宫紫微城在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与西工区交界处。

紫微城,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陆续成为隋、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北宋九个王朝的理政之所,前后沿用53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有“九朝皇居处,万世第一宫”之称。

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尤其经武则天增修明堂、天堂后,成为世界奇观。 

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被誉为“万宫之宫,世界奇观。”紫微城正门为应天门,正殿为明堂;三大殿依次为乾阳殿、贞观殿、徽猷殿。

隋炀帝开创万国来朝、唐太宗接见玄奘、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第八次日本遣唐使等仪式均在紫微城举行,唐代三次封禅大典皆从紫微城出发。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在原址建设遗址公园,实施了明堂、天堂、应天门和九洲池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紫微城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被宋代皇宫、元朝皇宫、明清故宫所仿效,甚至影响到日本、朝鲜和韩国等东亚国家。

书院,原是唐玄宗在紫微城创立的官方学术机构,经后世发展而演变成民间独立的教育组织。

唐朝的另一座皇宫上阳宫在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

上阳宫,唐朝皇宫,位于唐神都洛阳西北侧的洛水高岸,始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南临洛水,北连禁苑,制度壮丽。地处正宫紫微城以西,故称西宫。其出现是隋唐洛阳城进入“两宫制”的标志。

上阳宫大致面积约8平方公里,“万方朝谒,无不睹之”, 乃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皇宫。但尚未开展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具体面积暂无法确定。唐上元年间,司农卿韦弘机造。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均曾于此设朝听政,唐代宗李豫出生于此;安史之乱时,上阳宫被严重破坏。此后大唐政治中心迁回长安,东都洛阳地位随之下降,上阳宫亦逐渐荒废,直至唐德宗时废弃。至宋代,被称为“上阳故宫”。

上阳宫坐西朝东,面向日出之东方,正门为提象门,正殿为观风殿。以谷水为界,分为东西两宫,两宫驾虹桥以通往来,其设置使洛阳城的中轴线大体居中。上阳宫共有六大组团,依据地形地势分布,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六大组团分别为:观风殿、化成院、麟趾院、芬芳殿、本院及西上阳宫组团。建筑奢华,风景秀丽,被誉为"人间仙境",备受唐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吟诵。唐朝诗人王建有诗赞曰:“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白居易亦发出“瞻上阳之宫阙兮,胜仙家之福庭。”的感慨。

2013年8月洛阳市在上阳宫遗址一带建设了上阳宫文化园,仅仅是当年上阳宫的一个极小的局部,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