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奏鸣曲第十六号 ( Piano Sonata No.16 in G,Op 31, No.1 )第2乐章的曲式分析

越清楚越详细越好!!

  第二乐章

  柔板乐章时明朗欢悦、美妙的音乐的卓越典范。尽管存在着大量的典型的钢琴经过句,柔板乐章的音响性质还是接近于管弦乐的音响,而且它的中间段落接近于弦乐四重奏。柔板乐章很长,因此要求演奏者具有宽广的气息。准确地作出所有的奏法和力度变化,便能获得异常丰富多彩的、典型的管弦乐音响效果,这样整个柔板乐章便娓娓动听。而且也就不显得过长了。对所有的长音必须多加注意,应当确实把它们保持到底,并且设想它们是琴弓拉出来或人声唱出来的。
  主题每次反复的时候,它的陈述便起变化,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各个音区轮流被运用。然而,音乐的基本性质依然不变:音响应该始终是轻盈透亮的。
  这第二乐章是复三部曲式。它的基本主题每当反复的时候,总是进行变奏。在中段里,出现了新的主题材料。整个中段以重复的十六分音符进行为背景,它的性质比呈示部来得激动些。在再现段里,基本主题变奏着,伴奏背景已由呈示段里的八分音符进行变为十六分音符进行了。再现部以尾声结束。

  顺便说一下另外两个乐章:
  第一乐章

  贝多芬有一种奇才,善于用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最小的种子创造出有机的艺术整体来。对本奏鸣曲第一乐章来说,这种种子便是短短的节奏型,它由弱起的十六分音符加强拍上的和弦八度或单音组成,它始终不在一个旋律声部中出现,而跨在主导声部和那在强拍上开始的伴奏声部之间。弱起的十六分音符总是连线音符和延长音符。而回答的强拍差不多总是短促的,甚至是断开了的。
  主部的形式是乐段加补充,连接部开始时重复着主部。在连接部内,为副部的调性做着准备。第二主题在B大调上开始。它结束在g小调上。不大的结束部也在g小调上。
  展开部建立在主部的素材基础之上。它在G大调上开始,在许多离调:c小调、F大调、降B大调、c小调和d小调以后,它长时期地停在主调——G大调的属和弦上。在再现部中,主部的陈述大大地缩减了。主部的第二个转调的乐句起着连接部的作用。而连接部不复存在了。副部的陈述接近于呈示部。它在E大调上开始,接着转到e小调和G大调。在离调到b小调以后,副部结束在G大调上。结束部也在G大调上陈述出来。尾声由主部的素材构成。

  第三乐章

  末乐章回旋曲是用回旋奏鸣曲形式写成的。主部是单二部曲式。整段反复了一次。这反复段紧接着转入了连接部,后者在向e小调、D大调和A大调等移调之后,导至中间声部的延长音A,副部便在延长音上开始。副部的后半部在主音的持续音上陈述出来。副部的性质是明亮轻盈的。主部再次出现时,它被压缩了,并且也进行变奏。
  第一插部由主部的主题材料构成,它具有展开部的性质。展开部的开始是复调性的,在向一系列降号的调性移调以后,展开部便停在属音上。再现部开始了。在再现部中,主部仍然变奏着,再现部的其余地方差不多完全和呈示部一模一样。副部在主调上。在副部以后已不再是主部的重复而是尾声了。
  尾声由主部的主题材料构成,它具有自由华采部的性质。在延长号和两个柔板部分以后,尾声以急速的急板部分告终。在这急板部分中,力度变化从p转为f和ff。一切以pp结束,好象消失一般。
  回旋曲的性质是温柔如歌的,而在某些地方,又由俏皮甚至“恶毒”的幽默的段落取而代之。第一主题多次反复,每次都变奏,这给演奏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左手所有的华采音型都十分难弹,因为它们都大于八度。

  总的说三首奏鸣曲作品第31号以及其随后的两首小的奏鸣曲作品第49号,是贝多芬把比较相近的钢琴奏鸣曲收在一个作品编号的最后一个例证。
  在三首奏鸣曲作品第31号中,贝多芬的钢琴风格变得愈来愈独特和多样化了。同时,由于一系列特点,它们的音响接近于作者的乐队音响。
  贝多芬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不仅广泛地采用了前辈和同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而且往往还“预示”了门德尔松、舒曼、萧邦、李斯特、伯拉姆斯等后辈人的风格。以前在讲C大调奏鸣曲作品第2号时,曾提及贝多芬有意识地运用了克列门蒂的一些手法。奏鸣曲作品第31号之一近似克列门蒂的风格,这点也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尽管这首奏鸣曲既有克列门蒂风格的手法,又有以车尔尼、卡尔克勃伦涅尔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的技巧性的沙龙风格手法,它仍然不失其高度的艺术价值。演奏这首奏鸣曲,在艺术上和技巧上都是极端困难的。艰深的技术也是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特点。贝多芬往往在它的华采音型进行中采用了极不顺手的、大于八度的和弦排列法。
  整个奏鸣曲具有明朗和欢快的性质。就技巧而论,它是贝多芬最难弹的奏鸣曲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